俗话说,家庭和睦,靠的是夫妻和家人的相互体谅和信任;邻里团结,靠的是居家之间的理解和宽容;社会和谐,除了国强民富外,还要靠公民的诚信和文明。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更加和谐&rdq
俗话说,家庭和睦,靠的是夫妻和家人的相互体谅和信任;邻里团结,靠的是居家之间的理解和宽容;社会和谐,除了国强民富外,还要靠公民的诚信和文明。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历史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现象,其实就是一种文明的、和谐的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雏形的真实写照。这些历史背景的基础,就是以个人的诚信为支点,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力点,来实现“社会更加和谐”这个重点。本文阐述的观点是,建议实施人手一张诚信卡,逐步地使每一个自然人,从基本诚信向完全诚信提升,最终实现全社会的诚信。
一、 诚信卡,约束公民讲文明
何谓诚信?我说,诚信就是诚实、善良、文明、守信。有人说,良心值几个钱?我们说,没有诚信的个人是社会的危险品,没有诚信的民族是国家的悲哀。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厚重的文明史就会发现,中华民族历来都把“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化。建设“诚信卡”工程,能逐步地全面约束整体公民来讲究文明、珍惜诚信。
何谓诚信卡?诚信卡就是记录每个自然人完全的综合信息卡。如:刑事案底信息(有无制假贩假、伤人害人、坑蒙拐骗、盗窃偷窃等)、金融诚信信息(有无坏贷或非常守信用)、道德荣誉信息(获区以上政府表彰)、见义勇为信息、无偿献血信息、学历职称信息、遵守交规信息(交规处罚:乱闯红灯、骑车带人、违章变道、肇事伤人主责、逃逸、酒后驾车、黑车载客等)、志愿者服务信息(无偿服务公益事业、服务残疾人、服务孤寡老人或资助困难家庭)、个人履历信息(7岁至十八岁;十八岁至六十岁;六十岁后直至百岁,分三个年龄段统计)、纳税信息(抗税、偷税、漏税或依法纳税)……。各种信息汇集一体的综合信息,由政府的档案部门统一录制,其他各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只能调阅与其相关的部分个人信息为执法参考。调阅信息只要通过POS机,读显对应的参考信息,约束公民自觉地和不自觉地接受文明礼仪素质的束缚和提升。对于个人因违犯各种法律法规或经各级人大通过的乡规民约,都将记录在卡内;同时,对于获得的各种荣誉的表彰也同样更新卡内。并且能通过相应的信息身份的等级升级。如,获得多少次市(或区)以上荣誉表彰的可以升级为荣誉市民、功勋市民或刑满释放几年以上无再刑事犯罪的可以删除其刑事案底信息,升级成为(哪一级)普通市民等等。具体操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只是以此为例,阐述有了诚信卡的约束,每个自然人将对自己诚实、善良、文明、守信的行为引起进一步的重视和珍惜。
二、 诚信卡,约束公民讲信用
诚信,有诚实、守信用之意。意味着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去完成自己职责和实现自己的诺言或约定。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几千年来,“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言必信、行必果”等佳话不绝于史。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立身之本、生存之道。个人的诚信与赢得他人的诚信成正比,一个人越诚信,就越会赢得他人的诚信回报。人不以诚为本,不以信为先,就无立身之地,所以,必须倡导每个人从自己做起。
诚信卡,是每个公民的生存卡。由于每个人的诚信指数的差异,对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前途就会产生极大地影响。所以,只有全社会都认同和重视诚信,全民的素质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刑事犯罪率会下降,银行坏帐会减少,社会治安更稳定,国民经济更发达,人民的生活就会更加富裕,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在当前,社会信用制度缺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构建一个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就必须以道德作支撑,以法律作保障,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诚信卡的制作和执法决不容许留有任何的空白,像实施公民身份证工程那样来重视和对待。今后国家对提拔干部或培养候补梯队、对弱势群体的慈善救助或政策性援助、公众人物的选拔或形象代理、就业及职务晋升等必须参考各人的诚信指数,同等条件下,诚信指数是唯一的考核标准。例:凡是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准出省打工或迁移户口。如生育超生的、有刑事案底的。由于有诚信卡信息的检索,就可以避免一些超生游击队或有犯罪前科的不安定因素在全国各地流动,必须在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的辖区内生活和工作。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动荡系数。但是当他的诚信指数根据提升条件得到提升了,刑事案底取消了,就可以享受其原来受到限制的某些待遇。
三、 诚信卡,约束公民有素质
诚信看不见,摸不着。诚信的本质是一种道德约束,是辅助法律来维持社会生产关系和生活秩序的道德准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何有方圆”。几十年市场经济的社会实践,虽然主流是健康的,但不能否认也出现了一些与“诚实、善良、文明、守信”不协调的污泥浊水。如果在“非典”爆发的2003年,上海市人大不出台“随地吐痰最高可以罚款200元”的条例来约束有不良习惯的人,能有效阻止这种坏习惯吗?因此,建立“诚信卡”既是必要的约束,也是激发全体公民为提升自身素质所赋予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机遇。人们能够清晰地把个人的人格行为分解在道德领域中人的三六九等,促使人人渴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有爱心的高尚人或者说上等人。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我们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成为一个受同事、受社会尊重的人。
由于公民素质在诚信卡的约束下不断地提升,就会形成干部廉洁自律、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勤劳致富、国家政通人和。党和政府就可以减轻反腐倡廉的压力,减少管理社会治安的精力,缩减惩治违法犯罪的成本,真正实现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抓经济。
四、诚信卡,约束公民有依据
诚信卡信息,全国联网。跨省查询只要登陆专用的代码即可。授权资质由各级人大或全国人大制订。本人建议以省市级档案馆为全面直接授权,省市公安、计生、银行、税务、工商等为间接授权,其他部门可以因执法内容可向本地的档案馆申请授权。每个季度更新一次信息(县市级),每半年更新一次信息(地市级),每一年更新一次信息(省级)。
诚信卡操作:
固定人口:在城市居住满一年以上,具有本市户口或居住证的,有固定住所(房产证或房租交纳凭证)、稳定工作(单位证明、社保卡含综合社保卡)、稳定收入(工资卡或工资条)。及所在地公安部门提供的无刑事案底信息。由其目前居住地政府的档案馆采集并录入其综合信息,为其制作诚信卡的依据,发放诚信卡。
流动人口:凭身份证、生育证或出生证、结婚证(或原籍户口证)、工作证或乡镇社保出具的务工证、公安机关出具的无刑事案底的公证书。向流入地或叫做迁移所在地的政府档案馆提供信息采集,并申领诚信卡。各接收地政府可以设置准入条件的诚信指数标准,达到或高于标准的予以准入,不达标的可以拒绝接收。等到指数达标后还可以继续申请迁移。这就在户口的迁移问题上,因城乡的差异而导致有失公正的一些怨言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使每个自然人更加地珍惜个人诚信,不断地提升个人的文明素质和诚实、善良的道德素质。
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后,缺乏个人信用制度无疑便是社会管理制度上的一个真空。没有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关键点在于国家的推动。一个人可以因为逃避,因为隐瞒,因为虚伪,而有许多种不同的生活,而真实的生命只有一个!而只有诚信的力量才能让你的生命永远绽放出最真实、最淳朴、最灿烂的光芒。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