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结构信用管理的新焦点
来源:信用中国
2008-07-25 09:05:23
从某种意义上说,银行即信用。在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相对于以往银行将信用审查集中在财务领域的作法,本文作者给我们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治理结构方法,即从公司治理结
从某种意义上说,银行即信用。在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相对于以往银行将信用审查集中在财务领域的作法,本文作者给我们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治理结构方法,即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客户信用并逐步完善信贷风险管理。这一思路的优点在于:操作性强,着眼于根本问题,并提倡银行与企业的互动。更为难能可贵是,这种代表国际银行业先进水平的方法,也非常适合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譬如家族企业信用状况)。
在国际银行界,研究贷款企业的治理结构状况,分析其治理结构所带来的信用风险,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新热点,这方面的发展成为银行信用分析、信贷风险管理框架体系中引人注目的一个新领域。综合起来,这些发展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为什么银行的信用分析和信贷管理中要重视贷款客户的治理结构?
如何使治理结构分析成为信用分析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工具?
在企业治理结构分析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难点需要克服?
为什么要关注治理结构?
对于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学术界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从银行业务的实践来讲,银行应该关注客户的治理结构,其核心的理由是能够降低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从而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同时可以通过关注治理结构来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在一个糟糕的公司治理结构环境中,企业的管理标准一般很低,而企业自身的执行力也很微弱。
关注客户治理结构有助于银行避免声誉上的风险。如果不认真研究企业的治理结构情况,或者不推动和帮助企业积极提高治理结构水平,银行不仅会面临信贷风险,而且还可能面临声誉上的风险,比如银行突然被卷入到企业的丑闻中去。而声誉风险和信贷风险往往会联系在一起,比如东南亚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东亚经济社会中比较独特的“裙带市场经济”的缺陷。这种裙带现象的存在和蔓延导致了银行业的信用危机和声誉危机。
而且,关注治理结构确实能够推动企业改善其运营水平。银行对其客户提出严格的治理结构方面的审查和要求,也是为企业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直接的帮助。研究表明,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提高企业获得融资的能力。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政策制订者和学术界越来越关注治理结构,这本身就能够发挥很大作用,他们相信新兴市场中的企业通过好的治理结构能够在金融市场上比较容易地获得融资。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改善,以及决策持续科学化和高效率,将保证企业高管决策的连贯性和有效性,有助于企业提高经营业绩,强化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而这些与企业的类型、企业的融资来源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简单来讲,治理结构指的是企业为其发展和控制而设立的结构和程序。从信用分析角度讲,治理结构主要关注这样几种当事人主体的关系:管理层、董事会、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当事人。oecd的定义更加具有实践意义,为把治理结构演变成为银行业的一种分析方法提供了方便。它所确定的主要实践问题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问题;企业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问题;股东的权利和平等对待问题。
所谓董事会的责任问题,主要考察:董事会的历史和运转情况;董事的独立程度,比如利益冲突原则;董事会的报酬、教育和评价;董事会在各方面的管理作用,如略督、选择ceo和管理层,以及制定报酬政策;主要投资和交易的决定权;关键的政策,如环境政策。
所谓透明度和信息披露,主要包括:关于公司的财务和非财务的信息内容、信息质量和信息发布情况;信息的准备过程,审阅的过程和批准的过程;信息内容的深度、详细程度(比如零散的报告)和报告期(比如季报)。同时,透明度也包含下列各当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师、外部审计师关系;内部审计师与外部审计师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政策等。
所谓股东权利,主要通过章程和法律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包括在历史上股东与证券监管当局、与交易所的关系;投票权利;需要股东们批准的行动(如关联交易等);董事选举和股东决议;在控制权变动时对股东的公正对待(比如行使共同提出权利);披露所有权(尤其是控制权)的集中状况,相互关联情况、交叉持股情况;年会的时间表等等。
公司治理结构的上述内容表明,好的治理结构不仅能够促使企业的运行逐步规范(董事会的责任,股东权利的行使),而且能够让外部利益相关者全面公正了解企业(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