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王宇李延霞 尽管上半年我国经济相继遭受冰雪灾害、特大地震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同期税收收入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最新数字,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已累计完成32553亿元,增收76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新华社记者王宇李延霞
尽管上半年我国经济相继遭受冰雪灾害、特大地震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同期税收收入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最新数字,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已累计完成32553亿元,增收76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5%,增幅与去年基本相当。
三大因素助推税收高增长
对于税收高增长的原因,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士指出,以下三大因素助推上半年税收保持高增长态势。
上半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平稳运行为税收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税源基础。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3%,一般贸易进口总额同比增长48.7%,前五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增长20.9%。与之相对应,上半年,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和营业税共完成14914亿元,分别增长22.4%、18.5%和25.7%,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完成3956亿元,增长34.9%,本年预缴企业所得税335亿元,增长14.7%,个人所得税完成2135亿元,增长27.3%。
此外,2007年我国企业利润大幅度上涨,这带动我国税收重要税种企业所得税上半年增收近2000亿元。
这位人士指出,税收政策的调整也增加了一定税收收入。如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自去年5月30日到今年4月份由1‰上调到3‰,带动证券交易印花税共完成837亿元,同比增长34.2%。
税收增长为调控提供操作空间
由于我国税收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例超过90%,因此税收的高增长将有利于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和财税政策的实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此前就曾指出,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达到30%以上,这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具体而言,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税收高增长为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充裕的国家税收收入,将为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向民生倾斜提供财力保障。
“当前财政政策可做的事情很多,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准备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储备;在劳动力从被淘汰的企业转移到新的企业时提供培训等帮助,在高物价条件下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和救助;实施更为灵活的税收政策,适当降低企业经营的税收特别是受到紧缩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的税收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巴曙松说。
未来税收增长存在不确定性
在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影响下,下半年税收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减收因素不容忽视。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钱冠林日前在全国税务系统企业所得税管理与反避税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是好的,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同时也要看到,下半年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
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在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带动下快速增长。2006年税收收入增长超过20%,2007年税收收入增长超过30%,今年上半年增长再度超过30%。但今年以来,为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国家对一些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年初以来相继实施两税合一、个税上调等政策,业内人士预计这两项政策将带来上千亿元的政策性减收。虽然这些减收效应在上半年尚未充分显现,但无疑会给下半年乃至明年税收增长带来相当影响。同时,全球经济放缓、国内地震灾害等因素给国内经济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也会成为税收减收的重要因素。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