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比利时的朋友来中国考察经商环境,与笔者约谈,甫一见面即直言称除了经济高速增长之外,也看到了不少令人不愉快的景象。某些在前几年“中国制造”年代因为机缘巧合暴发的商人,其行为依然不脱“奸商”
有比利时的朋友来中国考察经商环境,与笔者约谈,甫一见面即直言称除了经济高速增长之外,也看到了不少令人不愉快的景象。某些在前几年“中国制造”年代因为机缘巧合暴发的商人,其行为依然不脱“奸商”气质,实在是中国经济全球化之中的不和谐声音。
意大利的出版物Gnosis网络版2007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针对个别中国商人侵犯知识产权的报告。该报告警告:一种“黄色危险”正通过互联网传播,而此危险的表现之一就是工业间谍。该报告援引了一家国际计算机安全公司的开办人的如下挑衅性言论:“曾几何时,为了复制产品,中国人来到西方对鞋店或时装店的橱窗拍照。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直接从生产者的服务器中窃取设计,并因此能够在真品商业化之前将一种假冒商品推向市场。”
一个多月之前,中国有汽车厂家“仿冒”德国宝马、奔驰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德国媒体反应十分激烈,甚至将此事上升到了民族道德的高度。除了大大小小的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外,德国发行量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时政类杂志《明镜》周刊在最近一期报道中,以封面文章刊登了长达14页的长篇报道,将中国汽车抄袭、黑客入侵等串联在一起。这种对中国的商业歧视固然令国人愤怒,但国内无良企业的行径,也确实给国人丢尽了脸。
笔者曾经走访过多家珠三角的所谓高科技公司,上述的意大利报告之中提到的公然窃取机器设计的现象,确实存在。部分企业主利令智昏,明明自己没有技术,就到海外购买几台别人的机器,然后去掉外壳,包上一个国产的铁皮机壳,打上乡土色彩浓郁的商标,而后冒称是替代进口的自主研发创新产品,一方面欺世盗名向政府骗取研究成果资助和各种荣誉,另一方面大肆仿冒兜售给客户牟取暴利。
某些企业家公然侵犯知识产权,视他人的技术产品于无物,使出此等下作手段以图利,实在是一种玩火行为。商业社会本来就是信用经济,无视海外同行的研发成果,践踏国际商业规则者,迟早会露出马脚,到时候肯定会受到市场和法律的惩罚。
此种小偷和骗子企业家,其行为源自利欲熏心,行为的特征是利令智昏,每每以小聪明意图欺骗天下人。例如,有一家原本是做代工的小企业,在新加坡和美国,不过是在律师事务所内注册了个一元钱的壳公司,结交了一两个当地落魄失意的商人,就敢“包装”成为亚洲和北美全球运营的跨国机构,对外自称投资若干,标榜正在打造多少国际专利。而真的给人多问几句,就顾左右而言他,回避要害。到底自身是干什么的,靠什么盈利,有哪些核心竞争力,有多少是靠侵犯盗窃别人专利技术而不当得利的,均经不起推敲。这些自诩为“企业家”的欺世盗名者,我奉劝他们早走正道的好。市场经济百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不按照牌理出牌,不按普世商业规则运作,公然破坏一般商业利益者,迟早是会被被淘汰出局的。
而我们同样要重视的是,失信绝不能成为商人的品格,哪怕能带来短期的丰厚利益。而要避免别人的质疑,我们自己确实应该严刑重典来规范商业秩序、整饬商业信誉了。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