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的概念

来源:中国信用 2008-07-19 13:40:58

一、社会学意义上的信用概念   《辞海》对信用的解释是“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历史上,我国儒家文化有许多对君子的行为规范,如:“言必信,行必果”,还有“君

  一、社会学意义上的信用概念

  《辞海》对信用的解释是“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历史上,我国儒家文化有许多对君子的行为规范,如:“言必信,行必果”,还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这都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对信用的理解,反映了信用的某些社会伦理属性。

  总结起来,社会学意义上的信用是指一种价值观念以及建立在这一价值观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基于伦理的信任关系。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信用源自一种社会心理

  毫无疑问,信用是以信任为前提和基础的。对受信人的信任实际上是授信人对信用关系所具有的安全感。作为一种社会心理,这种安全感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依赖于受信人的资信水平,取决于授信人的理性判断。于是,信用因其“信任内涵而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

  2、信用是一种社会关系

  信用不是个体行为,而是发生在授信人和受信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随着信用的发展,信用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愈加丰富,信用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也愈加复杂。在现代社会,信用关系逐步深入到社会生活每一个角落,尤其是经济领域。可以说,现代市场经济实质上是由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所编织而成的巨大网络。

  3、信用具有伦理特征

  信用属于伦理学范畴,体现为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信用不仅是一种社会关系,也不仅仅是一种交易方式,它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价值观。诚实守信的人会得到大家的推崇和信任,失信的人则将受到谴责和孤立。当人们都认同并遵守这种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时候,社会的信用环境就会优化,失信的行为就会减少。

  4、信用具有文化特征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表现在对信用的理解上。在中国,长期以来,借债被人们认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人们常常将债务称为“饥荒”,意思是只有到了饥荒的时候才可以借债。在消费上,东方人更将“寅吃卯粮”看作恶习,主张禁欲节俭和量入为出。在西方,情况则大为不同,人们对透支习以为常,超前消费成为普遍现象。尽管信用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诚实守信”是人类普遍认同的美德,但是不同的文化对信用的理解却具有差异,体现出信用的文化特征。

  5、信用具有时代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用也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不同的时代,信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人们对信用有着不同看法。在当今社会,传统的信用观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对信用的理解不断深化。信用前所未有地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关系。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征信大数据链的形成与应用探讨


联合征信研究 2018-03-30 09:59:38

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该理顺的“十大关系”


发现(智库版) 2018-03-22 09:42:04

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该理顺的“十大关系”


发现(智库版) 2018-03-07 14:10:40

2014年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怎么查


网络 2014-05-28 22:31:48

博鳌亚洲论坛组成人员(秘书长)


网络 2014-04-13 19:08:06

博鳌亚洲论坛组成人员(理事会)


网络 2014-04-13 19:06:35

博鳌亚洲论坛简介


网络 2014-04-13 17:50:00

话语权的罪与罚


网络 2013-12-01 11:54: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