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集体林权制度”事实上属于无责任产权体制,导致林权与经营权互相脱节。林权的“落地”,将为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和郁郁葱葱的锦绣山川。 ??鲁宁(媒体评论员) 7月14日,新华社授权
“传统的集体林权制度”事实上属于无责任产权体制,导致林权与经营权互相脱节。林权的“落地”,将为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和郁郁葱葱的锦绣山川。 ??鲁宁(媒体评论员)
7月14日,新华社授权全文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同一天,“《意见》”的单行本和辅导读本出版发行。当晚的新闻联播,特意摘播了《意见》出台消息及《人民日报》为此专门刊发的社论。中央主要媒体和出版机构,用如此“高规格”处理《意见》的发布??很显然这事的分量非同一般。
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读者,对“意见”的发布可能不以为然,森林、林业、林权这些事情离大城市生活很远。
全国性的林权制度改革,最大的直接受益者当然是广大林农。但我要说的是,全国非林人口,包括所有的城市(镇)市民,也是直接和间接的受益者。道理很直白,集体林权一旦落实给全国的林农,乱砍滥伐将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消除,林农营林积极性得到空前释放,若干年之后,中国自然生态环境因山清带动水绿而获得明显改善,是不是每个城市(镇)市民也将大受其益?
林权首先指林产权,本质上仍归为财产所有权。说具体点,包括林木的种养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建国后,中国宪法规定林权归国家或集体所有,除少量的国有林之外,全国95%以上的山林归农村社队集体所有。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浙江、福建等少数省份,乘农地大包干改革的东风,并受“分田单干”极大解放农业生产力之鼓舞,大胆推进“只做不说”的林权制度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森林覆盖率原本排国内倒数末几位的浙江已实现全境郁郁葱葱。自2003年,浙、闽两省的森林覆盖率双双突破60%。这是世界范围内的奇迹。
改革的推进往往由点到面,进入新世纪,河南等十数个省相继跟进林产权制度改革,自2006年初夏,国务院终于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议》中,公开承认并充分肯定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并在福建省召开“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高峰论坛”,为全国范围的林权制度创新造势。回到今次颁行《意见》,人们自可得出正确结论:这是山林的呼唤,是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
《意见》共分五章21条,通篇贯穿着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变自然生态环境,利于新农村建设,增加林农收益的清新气息。《意见》所主导的林权改革政策,在坚持集体林权性质不变(这是从国情出发的改革智慧)的前提下,将具象的林权譬如种养权、收益权、处置权一次性“渡让”给全体林农,使他们所实际拥有的权林一步到位。说得更直白些,林权改革就是在“分田”之后“分山林”,老爷子种(置)下的成片林木,儿孙们可以继承。
多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植树造林,但效果始终与投入不成比例。若从产权制度??制度经济学理论找成因,很大因素在于林权不落实,由此带来有人种树而无人养树,乱砍滥伐没人心痛。在国内,不仅是乱砍滥伐,包括过度放牧,掠夺式开矿、挖煤、采油、抢夺水资源甚至于“三废”随意排放,以产权作分析工具,皆可从最早由英国人G?哈丁所揭示的“公地悲剧”中找到历史的投影。
“传统的集体林权制度”事实上属于无责任产权体制,导致林权与经营权互相脱节,利益驱动的义务与收益分离。改革林权制度还利于林农,它所折射并主张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让全国民众不仅从农地大包干带来的“餐桌丰富”中得到了持久的实惠,在民营经济大发展中更是受益多多。由此,林权的“落地”,将为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和郁郁葱葱的锦绣山川。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