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用作为一个经济名词被人们重新估价和认识,应归功于个人消费贷款的推出。为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3月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各商业银行以此为契机,积极组织筹划,向全社会大力推行消费信贷业务。从199
个人信用作为一个经济名词被人们重新估价和认识,应归功于个人消费贷款的推出。为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3月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各商业银行以此为契机,积极组织筹划,向全社会大力推行消费信贷业务。从1999年至今,各商业银行开办了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装修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等众多项目。但是在一种表面的红红火火之下,人们发现除一两个贷种外,其他项目的启动颇为迟缓,可谓“叫好不叫座”,个人消费信贷发展滞缓。那么原因何在呢?我们发现是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成为了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的瓶颈。个人信用制度的空白使得消费信贷在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状况,导致了信贷供需配比低效,因而严重制约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一、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已经成为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的瓶颈
个人信用制度是指根据居民的家庭收入与资产、已发生的借贷与偿还、信用透支、发生不良信用时所受处罚与诉讼情况等,对个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并随时记录、存档,以便信用的供给方决定是否对其提供信用和提供多少信用的制度。它使个人不仅单纯根据劳动报酬进行支付,而且也可通过信用方式获得支付能力。它是整个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坚实基础。.而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几乎就是空白,因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银行的消费信贷的发展上。消费信贷的事后风险难以控制,银行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放在贷款发放前后的风险控制上。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银行无法通过个人信用体系高效准确获得个人信用报告,面对客户的贷款申请,首先要做的是对客户进行严格的信用审查。对所有申请人进行严格的信用审查,哪怕是信誉良好的资金需求者。对信誉良好的资金需求者进行不必要的资信审查,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银行的资源浪费和低效使用,而繁琐的审查、审核严重影响银行的高效运行。银行信息获得的高成本被转嫁到消费信贷者身上,从而抬高了消费信贷交易成本。同时银行运用自身的一套评价系统对客户进行审查,由于自身评级系统的局限性往往存在调查结果与客户实际情况的误差,导致好客户的流失及不良客户的混入。个人信用制度缺失及银行自身评价系统的局限性使得银行的客户经理存在 “个人信用不可信,有抵押物的抵押才牢靠”的认识误区。银行发放贷款时过分地依赖了房产的抵押。房产抵押是一种有效的化解信贷风险的机制,但抵押只是一种事后的风险缓释,抵押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何况由于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在贷款者无力偿还贷款时,法院很难做出强制其搬迁的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明确表示: “被执行人员及其所抚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抵债。”因此在抵押物的处置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更进一步地讲,即使银行可能通过处置抵押房产收回贷款,但是处置抵押物的过程本身也大大降低了银行金融运行的效率。消费信贷的事后风险难以控制,引发了银行的“慎贷”,而资金需求者面对繁琐的贷款手续、近乎苛刻的贷款条件,以及种种担保、抵押、保险、审核也只能望而兴叹了,这又导致许多消费信贷的需求者的退出。银行失去了大量客户,这其中既包括因交易成本过高主动放弃贷款的,也包括因缺乏足够信用信息被银行错误筛选掉的和因贷款手续繁琐、贷款条件苛刻而退出的。
二、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个人信贷发展的突破口
如前所述,我国的个人消费贷款当前面临着个人信用制度的“瓶颈”制约,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1.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可以降低银行事前风险控制的成本,促进我国银行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和经营规模的有效扩大
一方面,银行根据信用报告中介机构提供的个人信用评估资料,通过信用评分结果分为不同的信用档次,银行可据此决定贷与不贷、贷款金额、贷款期限、利率以及还款方式等,提高消费信贷决策科学性、准确性和效率。而且银行向信用中介机构获得信贷申请人的信用记录,个人信用中介机构在信息获取上的专业化和规模效应使银行最终信息获取成本必然大大低于仅靠自身力量获取信息的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方面由于信用制度的奖罚机制的作用,消费者的“道德风险”有效降低,使“信用抵押”比没有保障的房产抵押来的更有效:银行方面由于个人信用的可信,可以破除对房产抵押的过分迷信,银行摆脱“当铺”心理,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简化消费者实现信用消费的手续,使信用消费成为更加便利、更易普及的消费方式。
2.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本的运作效率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个人消费信贷占信贷比重的30%以上,而个人信用记录的有无和优劣是能否得到消费贷款和分期付款优惠的先决条件,堪称一个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通行证”。我国借鉴外国先进的投资理念和完善的制度体系,建立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大力推行消费信贷业务,充分刺激广大居民潜在的需求,必然会促进商业银行与消费者的良性市场
的建立,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增加收益,防范金融风险,有利于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领域与国际银行业的接轨,必然会极大地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3.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可以为税收、金融和消费服务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个人信用体系完善之后,政府的福利政策、政府对市场交易规划的制定和秩序的维护、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经营性收入征税及整个社会的平稳运行都需要个人信用制度。由此可见,当个人信用制度为社会所认同时,就能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并促使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及国民经l济的全面发展,这是关系到社会各阶层的f系统工程。
三、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
在发达国家,个人信用制度已经有150年的历史。在美国,每个有经济活动的人都有一个社会保障号码和相应的账户,该账户记录个人的每一笔收入、纳税、借贷、还款的情况。银行在接受客户贷款申请后通过统一联网的专用网络查询其信用情况,决定是否贷款,是否给予优惠,是否要密切关注其经济信用情况,乃至采取防范措施。个人在申请工作、领取工资、租房、赋税时都出示和登记这个号码作为备用的资信调查。许多人爱护自己的信誉胜于爱护生命,尽力避免被打人“另册”。在我国面临国际金融业的严峻挑战时,顺应时代潮流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势必促进我国消费信贷业务与国际银行业的接轨。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呼声益高,但是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依然艰难,尤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个人资信档案登记制度
建立银行间个人信用信息网,初步形成银行间信息共享机制。各商业银行可利用自身的计算机网络,根据原有的客户记录,以信用卡客户资料为基础,加之个人消费信贷资料及储蓄实名制客户记录,着手建立系统内个人信用信息库,并实现部门问信息共享。各商业银行同业间以央行为交换中心,建立银行问的个人信用信息网,以保证与银行有往来的客户信用明晰。建立包括工商、税务、保险、公安等部门与个人信用相关的信息查询数据库,逐步形成与银行共享的个人资信查询网络。
2.要建立科学的资信评估指标体系
有逐步完善的个人信用档案,个人资信评估不再“无米下炊”,但是各商业银行和个人资信评级机构的评估标准自成体系,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不尽合理、完备,相互间可比性不强,不同评估机构做出的评估结果有时大相径庭,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出个人信用的真实情况,不利于个人信用体系在全国范围推广,更难以同国际通行的标准接轨。国外对个人资信评估采取的是"5C”原则,即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品(Collateral)和行业环境(Condition of Business)。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背景的差异,照抄肯定会使评估有较大偏差。当前需要做的是搜集整理我国的消费信贷资料,用其对“5C”模型进行统计验证和修正,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资信评估指标体系。
3.建立有利于个人信用发展的法律环境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应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合理运行、规范操作、健康发展。个人信用档案收集的个人信用资料属于个人隐私,国家应当对个人信用数据的收集、个人信用分的评定、个人信用数据的使用和收集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于各种违规以及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制定处罚措施。国家要尽快颁布实施个人信用制度法及其配套法规,用法律的形式对个人账户体系,个人信用记录与移交,个人信用档案管理,个人信用级别的评定、披露和使用,个人信用主体的权利义务及行为规范等作出明确规定,以确保个人信用制度的规范发展。修改现行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为个人征信数据的开放和对提供不真实数据的行为进行惩罚做准备;尽快出台关于征信数据开放和征信数据使用规范的新法律;建立一个关于部门、企业和公民个人必须依法提供真实数据的法律或法规,并设置严惩不真实数据提供者的条款。
4.建立个人信用管理制度
我们要真正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客观、公正和服务周到的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即建立一个个人信用管理的权威机构,以便于统筹规划和协调,使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和管理体系早日建立。特别是为避免贷款个人的道德、信用、违约等风险,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一系列相关联的监控指标体系跟踪监控,随时掌握借款人的动态。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