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国际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到底有多少权威性

来源:网络转载 2008-07-08 09:13:32

信用评级机构在国际资本市场这个大舞台的“戏份儿”越来越重。它们对于一个国家(地区)或公司信用等级做出的升降决定,往往左右着亿万游资的流动方向与快慢。不过,由于一些知名评级机构不仅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糟糕,而且在欧

       信用评级机构在国际资本市场这个大舞台的戏份儿越来越重。它们对于一个国家(地区)或公司信用等级做出的升降决定,往往左右着亿万游资的流动方向与快慢。不过,由于一些知名评级机构不仅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糟糕,而且在欧美公司财务丑闻事件中反应迟钝,大大降低了长年积累起来的信用度和权威性,而其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端也逐渐成为众矢之的。

  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建立了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组织NRSRO),并制定了相应的认证标准。

  由于得到NRSRO承认的信用评级机构只有这么几家,商界、金融业管理层对其依赖度也就变得越来越大,导致这些机构获得了一种半官方性质的地位。

  评级机构自身信誉遭质疑

  但从目前来看,这些评级机构并不十分可靠。他们评定的公司信用级别时常会和实际的市场表现截然相反。英国《经济学家》有文章指出,目前信用评级公司的流行做法是,把接受评估的公司资产解构为不同的预期风险和预期回报,然后对这些内容分别进行适当评级,最后再将评级结果呈现给目标各异的需求者。这样的信用评级结果并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比如同样为B级的企业,一家健康发展而另一家却濒临倒闭。

  在公司评级方面,对美国大公司财务丑闻失察,一直是信用评级机构说不出的痛。一些批评家指出,美国的所谓三大评级机构在安然事件中反应过慢,直到20011128日,评级机构还把安然公司的信用等级保留在投资级之上,而仅仅过了4天,安然公司东窗事发并申请破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家未能获得NRSRO认证的评级机构——费城信用评级公司,却在一个月前就把安然公司的信用等级降到了垃圾级

  此外,同美国财务审计公司一样,利益冲突问题同样使信用评级公司身处尴尬境地。信用评级公司一方面要从请求他们进行评级的上市公司那里收取可观的费用,另一方面要向投资者提供有关上市公司情况的咨询服务。在利益驱动之下,信用评级公司难免违心地提高上市公司的信用等级,以此作为巨额评估费用的回报,而提供给投资者的信息则很可能有掺水之嫌。

  20034月,美国众议院针对信用评级行业召开了一次听证会,主要内容涉及该行业存在的利益冲突、缺乏竞争和监管不利等问题。一些专业人士在作证时指出,信用评级机构决定了贷款人进入债务市场的机会,以及公司或国家要为所取得资本付出多少代价,但这些机构基本上是不受管制的。它们不必遵守任何联邦报告的要求,在培训和雇佣人员方面也没有成文的规章。一些证人由此得出结论:这个体系是存在重大缺陷的,需要进行改革。

 

  欧美监管者暗中角力

  过去10年中,美国证交会一直处于缺位状态,没有对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评级机构进行有效监督。在美国国会、债券持有者和欧洲同行编织的火力网中,美国证交会不得不重新审度评级行业的诸多弊病,并着手推行一系列强化评级行业的政策法规。

  美国证交会已为评级机构预备了个把撒手锏,一旦出手将直接命中评级机构的几大要害。据报道,一项针对现行监管程序的修改方案已然进入最后审定阶段,意味着美国证交会不久之后将公布更为详尽和准确的审批程序,而且允许更多的竞争者加入到过去只属于标准普尔、穆迪、惠誉的评级俱乐部当中。此外,美国证交会还将敦促各评级机构就制定行业自律经营准则达成一致,其中内容包括规范债券评级体系、杜绝内部交易和防止公私利益冲突等。为了使自律准则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美国证交会准备向国会提出请求,希望后者以法律形式逼迫评级机构向美国证交会公开财政和评级记录。

  事实上,欧洲金融监管机构并不准备看美国人的眼色行事。《欧洲华尔街日报》曾经报道说,欧洲议会准备要求欧盟委员会采取措施,针对评级公司运转缺乏透明度国际评级市场过度集中化等问题提出立法建议。过去几个月中,欧洲国家的金融管理者们经常关起门来讨论如何自主制定国际评级行业的监管标准,其中一项主要措施就是建立一个注册机构,要求评级公司定期向其提供内容详尽的技术和财务报告。

  评级机构的难言之隐

  尽管成为众矢之的,信用评级机构还是不停地为自己辩护,认为欧美金融管理者准备采取的措施过于严厉,很多差错其实并不应由评级机构承担。一些评级机构负责人认为,没能尽早发现安然、帕玛拉特、世通等公司的财务问题,是因为上述公司本身就涉及欺诈,伙同一些金融公司联手隐瞒了大量数据和事实。比如,安然能源公司前任财务助理德斯派恩在10月初与司法部门达成认罪协议,承认自己竭尽全力误导评级机构,使后者对安然公司的现金流转状况做出错误判断。

  对于欧洲监管机构准备采取的严厉措施,一些信用评级机构认为非常不妥。《商业周刊》披露说,急于给评级公司立规矩的欧洲监管者很可能好心办坏事,甚至影响到评级公司的正常工作。首先,把仲裁程序引入评级体系不仅会增加开支,而且导致评级公司畏手畏脚,动摇评级公司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其次,要求评级公司披露从企业高层获得的机密信息,实际上只能破坏信用评级的精确度;再次之,要求评级公司向目标企业提供更多的预警提示,只会助长内部交易的歪风邪气。

  解决信用评级行业诸多弊端的办法有只有两条:一是加强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但这种做法会加重管理者的负担;二是彻底将信用评级行业完全推向市场,取消阻碍行业发展的资格认证制度,使信用评级机构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更加单纯,用市场的标准来衡量评估结果的正确性。从欧美金融管理者采取的行动来看,上述两种方法都在积极推进之中,显而易见,针对国际评级机构的信用核查风暴就要在全球资本市场登陆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被新消法改变的世界


网络 2014-03-15 22:00:17

2014年全国两会的十大热点


网络 2014-03-08 23:08:29

人大代表之变


网络 2014-03-08 22:44:3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