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莫让“文明信用农户”贷款成“鸡肋”

来源: 金融时报 2008-07-07 10:01:51

“文明信用农户”贷款是以农户为主体,以道德评定为依据,以个人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授信额度内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小额生产和生活贷款。它对进一步营造农村良好的信用环境,开拓农村优质信贷市场,保障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

    “文明信用农户”贷款是以农户为主体,以道德评定为依据,以个人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授信额度内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小额生产和生活贷款。它对进一步营造农村良好的信用环境,开拓农村优质信贷市场,保障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都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曾是个香饽饽。2005年开始,江西吉安市某县在地方党政部门及信用社的大力推行下,“文明信用农户”创评、授信及贷款试点及推广工作如火如荼,当年该县创评试点“文明信用农户”163户,授信额度474.9万元,最高单户授信额7万元。然而,两年来还是这个县,累计发放“文明信用农户”贷款仅41户、金额118万元,目前仅存有10户,余额49万元,该项工作基本上陷入停滞状态。昔日的信用“香饽饽”缘何成了今天的“鸡肋”?

  农户整体“文明信用”度不高。一是“文明信用农户”的整体信用度不高。163户“文明信用农户”中,一级信用户20户,占比仅12.27%,绝大部分为二级或三级;二是农户整体“文明信用”度不高。163户“文明信用农户”仅占所有参评农户总数的20%左右,且163户是由每个乡镇信用社事先挑选一个信用最好的,再从中精选出来的用户,可见农户整体“文明信用”度偏低。

  农村信用资源分配不均。调查了解到,农村“文明信用”度较好的往往是家庭收入及条件较好的农户,而其需要信用支持的意愿较小。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一是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该县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小农 耕作形式的水稻种植为主,特色种养殖及加工、运输业等行业少且不具规模;二是家庭收入主渠道非农化。年轻且有素质的农民绝大部分外出打工或创业;三是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

  授信额度评定不够合理。一是标准偏低;二是未考虑特色养殖及农产品〔股吧 行情〕加工、运输、销售户扩大经营管理情况;三是授信时未考虑农户年龄结构及技能素质等因素,但实际上这些因素已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败的关键。

  对“文明信用农户”贷款管理不到位。一是“文明信用农户”贷款管理档案不健全,未按要求建立贷款管理卡和致富跟踪卡,如实记载农户经营及贷款营运信息;二是“文明信用农户”贷款回收率未达到规定要求,出现了“文明信用农户”不守信的现象;三是未按要求开展一年一度“文明信用农户”年审及重新核准授信额度工作。

  信用社信贷支农积极性不高。一是信贷支农把握不准。如2006年某信用社投放20余万元给10余户“文明信用农户”种植蘑菇,由于市场不景气,至2007年9月底仅收回4.5万元;又如农村林权改革后,造林信贷需求大,但受投资期限过长、山场租赁复杂、林木成活及抵押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该项信贷业务无法开展;二是经营压力及信贷机制变化导致信贷支农发生偏离。

  地方政府引导、扶持力度不强。一是地方政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方面地方政府把中心工作放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上,另一方面“功利主义”思潮促使其对“文明信用农户”创评工作的深入开展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文明信用农户”试点创评活动结束后,基本上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二是没有出台任何扶助政策,如牵头组织成立“文明信用农户”贷款担保基金、开办“文明信用农户”贷款专项保险业务或提供专项财政补贴等等。

  为此,要加大现代农业改革力度,着力优化农村经济环境。一是改革现有小农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以土地租赁、承包为核心的土地流转向农业规模经营生产方式的转变;二是加强产业链衔接及配套服务组织建设,加快农业信息化、专业化、合同化、组织化步伐;三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农业保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农户整体抗风险能力;四是转变观念,吸引年轻有为的高素质人才返乡创业。

  发挥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切实改善农村金融生态。一是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沉下心去破解农村贷款难、抵押担保难、小额农贷萎缩等难题;二是创新支农手段,创造性地开展农机、造林等专项信贷,或特色种养殖及加工运输业的配套信贷,或特种农业产业封闭式信贷等;三是注重培育规模农业、特色产业的优质“文明信用农户”,构筑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与农村经济同步发展的长效机制。

  基层地方政府要提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一是要担当起优化农村经济环境,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的重任,强化引导农业生产方式改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服务组织筹建及运作等服务;支持农村信用环境建设,配合信用社组织开展好“文明信用农户”创评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切实制定有利于信贷支农的扶助政策,提高农户抗风险能力。

  基层人民银行还应积极主动参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是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因地制宜地提供切实可行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窗口指导”工作;二是要深入“三农”积极主动地加强对“文明信用农户”创评及信贷等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工作的督导;三是要做好地方政府与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协调工作,督促地方政府各种惠农助社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被新消法改变的世界


网络 2014-03-15 22:00:17

新消法一:网购7天无理由退货


网络 2014-03-15 21:44:29

2014年全国两会的十大热点


网络 2014-03-08 23:08:29

人大代表之变


网络 2014-03-08 22:44:3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