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信用体系建设的难点及对策
来源:辽宁信用网
2008-07-04 10:51:57
近年来,加快征信建设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经过努力,人民银行成功地建设并运行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库)。两个数据库在防范信贷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为实施货币政策、提高金
近年来,加快征信建设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经过努力,人民银行成功地建设并运行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库)。两个数据库在防范信贷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为实施货币政策、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提供了有效依据,已经成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
随着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基层人民银行在工作中遇到了以下几个难点,应引起关注,如不尽快解决,将会影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
难点一:征信立法滞后,严重制约征信发展
目前,国家尚未建立社会征信体系方面的法律框架和系列法规,尤其是在政府信用信息涉及的国家秘密、企业信用信息涉及的商业秘密、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涉及的个人隐私的保护与信用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和具体方式上没有法律依据,对信用信息征集、使用和管理的权利与义务没有作出法律规定,这使得整个征信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监管部门不明确,领导不统一、协调不一致,建设不到位。人民银行在全国征信建设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在法律上得到确认,其信用信息征集、使用、传播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和质疑,阻碍了基层人民银行的征信建设工作。
难点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信用建设的宣传不到位
通过征信宣传树立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是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虽然基层人民银行面对社会公众、大专院校学生、下岗职工等群体,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征信宣传,但毕竟势单力薄,没有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征信宣传攻势,没有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呼应与支持。地方政府及社会相关部门没有真正树立征信理念,对信用建设的宣传不到位,全民诚信意识的提高还任重道远。
难点三:在信用信息整合方面缺乏统一指导,未形成合力
建立全国统一完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库是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工作。目前,国家不少部委都在进行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各领域的信用信息资源割裂,信用信息分散,信息征集和整合难。而目前全国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缺乏对各领域、各地区信用信息整合的统一指导、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没有形成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对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信息整合的合力。
难点四:利益不对称,造成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受阻
为不断扩大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库的数据征集范围,增强数据库的对外服务功能,人民银行一直在努力征集工商、海关、法院、技术监督等与征信相关的国家各部门所掌握的信用信息。但由于受法律制度的制约,目前银行信贷信用信息暂时不能向社会开放,使人民银行在征集这些信用信息时不能承诺向信息被征集部门提供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库的信用信息,无法形成“信息共享,公平对等”的信息交换机制。这成为阻碍人民银行开展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的重要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征信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是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目标,更是征信建设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征信工作的开展应在明确征信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建立由国家信用管理机构统一领导,人民银行牵头,由国务院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各地方政府积极配合的征信工作长效机制。各个部门应统一行动,有计划地在全社会范围内针对特定群体和广大社会公众等进行征信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以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诚信氛围。
第二,推动征信立法建设,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信用立法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实践角度考虑,我国的信用立法工作难以在短期内完成。为此,建议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并以行政管理规定的形式颁布征信相关行政法规、条例或指导意见,同时抓紧研究修改《商业银行法》等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第三,加强与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沟通,推进非银行信息征集工作
征信工作的开展有赖于地方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和协作。人民银行应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进行沟通,着眼征信发展大局,本着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原则,形成合力重点推动非银行信息征集和征信宣传工作。
同时,人民银行应研究在保证数据库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有步骤有管理有限制地为相关部门开通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库查询用户,有条件地允许其进行数据库查询,以尽力为地方政府使用信用信息提供方便条件。这不仅有助于促进非银行信息征集工作在自愿和互换的原则下广泛开展,而且有助于宣传人民银行建立的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库,宣传人民银行在征信建设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国家发改委
2018-09-20 16: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