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信用体系,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和信用产品的基本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突出特点: 一、重视信息公开的法制建设 信息公开,又称行政公开,其主要含义是,政府有义务公开政府在行使行政管理权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信息,或者
一、重视信息公开的法制建设
信息公开,又称行政公开,其主要含义是,政府有义务公开政府在行使行政管理权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信息,或者说公民个人或团体有权知悉并取得行政机关的文件、档案资料和其他信息。美国建立了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最重要的法律是 1966年的《信息自由法》、1972年的《联邦咨询委员会法》和1976年的《阳光下的联邦政府法》。
上述三个法律改变了过去行政机关对政府文件的态度,是美国政治、法律领域一次革命性变革。其核心思想是,原则上所有政府信息都要公开,不公开即保密是例外;政府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一切人获得信息的权利是平等的;政府对拒绝提供的信息负有举证责任,必须提供拒绝的理由;政府机关拒绝提供信息时,申请人可以向法院请求司法救济。法律规定公众可以利用三种方法了解和获得政府信息:一是必须在联邦登记(一种政府公报)公布的文件,主要包括机关组织、机关职能和工作方法、程序方面的制度,对公众权利和利益有影响的政策和规则;二是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文件,这些文件也是用来指导行政机关行动的,实际效果相当法律法规,行政机关不能实施秘密的法律;三是依请求而公开的文件,一切没有免除公开的政府文件都可以依请求公开。法律还要求美国行政机关的会议必须向公众公开,允许公众观察,每次举行会议时,会议机关应在一星期前发出举行会议的通告;举行不公开的会议,要经过相当复杂的程序。
二、重视对信用产品特别是评级结果的运用
美国政府注意为信用产品的应用创造市场需求。特别是金融监管机构和州政府,越来越多地利用评级结果,作为确保银行、保险公司及养老基金,能使其所持固定收入或证券组合维持在足够信用水平上的一种保障。美国政府利用多种手段引导更多的交易者参加信用评级或利用评级结果,使市场对信用产品的需求愈加旺盛。如许多公司要依靠评级机构所作的信用等级来确立在金融市场作为借款人或担保人的可信度,许多消费者要依靠自己的信用等级获得消费信贷,许多主权国、市政发债越来越依靠投资的信用品质。在美国资本市场上,标准—普尔和穆迪公司几乎为美国市场上每一种应税证券评级,Baa3和BBB-等级及其以上的债务被认为是具有投资级的信用品质,而低于Bal或BB+等级的债务则被认为是投机或非投资等级。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尽管从多方面引导人们运用评级结果,但并不干预评级公司的评级过程和评级结果,评级机构也不对自己提供的信用产品承担法律责任,承担法律责任的是提供虚假信息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和其他提供虚假信息的责任者。对信用评级机构的选择,取决于对信用产品的需求。也就是说,如果你评定的信用等级与该等级代表的资产品质相去甚远,市场认知度就会下降,你的市场份额就会减少。
三、重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美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消费需求,在三大需求中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在80%以上,在消费需求中居民消费需求又占80%以上。居民消费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消费信贷和分期付款,即使支付现金,一般也采用信用卡形式。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自己的信用资格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如果消费者的信用等级不可信,就会直接影响借贷和购物的便利。如果信用局提供的信用产品出了问题,运用的信息来源有错误,就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在信用交易呈几何状扩张的情况下,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就格外重要。
美国涉及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主要有《消费信用保护法》、《统一消费信用法典》、《公平信用报告法》、《隐私权法》和《信用机会平等法》等。
四、重视信用服务企业的市场化运作
在美国,信用服务公司都是独立的私人企业,既不受政府的控制,也独立于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更不能与被评级企业有任何私下交易。独立性、中立性和公正性是这些公司的立身之本,也是创造客户价值的源泉。据了解,美国的信用服务行业同行之间从不进行交流,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评级、评分标准和数学模型,对所评级的各方面确定了不同的权重,但往往评出的结果却惊人的一致。这些结果经市场验证,大多数是正确的,这使信用产品的价值不断被发现。据穆迪公司介绍,作为评级公司,穆迪和标准—普尔的评级结果经常相同,但两个公司从来没有任何业务往来,不仅如此,两个公司的人员也从来不互相跳槽。这些信用服务公司和政府的关系,也只是在政府制定的法律框架下守法经营,接受政府的监督,照章纳税,没有任何其他联系。信用服务公司最重要的是保持中立,作出贷款者、借款者和投资者都满意的评级报告,否则需求者就不会相信评级。如果和政府关系过于紧密,人们就会产生想法,认为评级结果是否贯彻了政府某种旨意,对评级的公正性就会大打折扣。不过,“9·11”事件后,美国所有的信用服务机构对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信息,都对国家安全部门无偿提供。
分析:
在美国,目前评级公司只剩下3家,企业资信调查公司只剩下1家,大的消费者信用局只剩下3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美国信用市场经历了优胜劣汰的充分竞争,形成了目前的高度集中;二是对信用产品的市场需求,选择了有能力生产加工出优质信用产品的企业,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是不断增长的信用交易的扩张;三是经过多年积累,这些信用服务公司都拥有庞大的数据库,有强大的把信用信息加工生产成信用产品的能力,而建立起这样的信息生产制造基地和数据库,是后进入者的资金力量无法承受的;四是人力资本的积聚,特别是高级分析师、高级精算师和经济学家队伍,很难在短期内形成整体竞争力。
此外,美国的信用体系和信用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盗用身份欺诈的犯罪行为十分猖獗。美国至今还没有全国统一的身份证号码,信用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信息匹配。尽管美国国会已经有人呼吁立法实行全国统一身份证制度,但目前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也没有进入立法程序。2、随着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张,信用风险也不断加大。美国在消费者破产方面的记录令人瞠目结舌。3、安然、安达信案使美国的信用制度受到新的挑战。安达信是全球最大的会计公司,安然公司每年要向安达信公司支付2200万美元的服务费,安达信公司做假账因安然公司破产而暴露,接着环球电讯公司也宣布破产,而为环球公司进行会计、审计服务的也是安达信公司。安达信的诚信受到了严重质疑,而信用服务公司运用的财务数据,主要来自像安达信这样的会计公司,因此,信用产品的可信度也受到了质疑。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