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外国专家:抗震救灾展示中国军队优点也暴露不足(图)

来源: 2008-07-03 11:01:59

抢险堰塞湖的官兵最后撤离,在狂暴的自然面前,他们拼尽了全力。他们问心无愧新华网军事记者 李刚摄   美国《纽约时报》7月2日文章,原题:地震暴露中国军队的不足   这些中国军人脚穿帆布鞋、肩负背包,风风火火地赶赴国家灾难现场。他们浩

抢险堰塞湖的官兵最后撤离,在狂暴的自然面前,他们拼尽了全力。他们问心无愧新华网军事记者 李刚摄
  美国《纽约时报》7月2日文章,原题:地震暴露中国军队的不足
  这些中国军人脚穿帆布鞋、肩负背包,风风火火地赶赴国家灾难现场。他们浩浩荡荡开进山里,个个背着铁铲,通过绳子和人力,将受阻道路上屋子般大小的巨石移走。他们爬过砖块和混凝土堆,倾听废墟下是否有人声。
  5月四川发生地震后,中国紧急派出来自陆海空和第二炮兵的13万大军深入山区,这是中国自197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队部署。
 
 
 

  他们坚忍不拔地投身于救灾的形象清晰呈现于公众视野和新闻媒体,同时也给分析家们提供了绝佳机会,来评估在中国投入军队数百亿美元以来部队在危机中的表现。中国军队此次在国内公共关系上得分良好,但在一些老资格的观察家眼里印象一般。
  情报研究与分析中心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詹姆斯-马尔维农表示,地震暴露了中国军队的优点和不足。它动员迅速,但没有做好在分秒必争的头72小时救人的准备,“这帮小伙子徒步翻山越岭,徒手挖出幸存者。这算不上是一支一流的现代化军队。”
  一位知名防务分析家表示,像第二炮兵工程部队等专业化部队懂得如何从废墟下救人,而绝大多数军人几乎没有接受过类似训练。
  美国驻华前武官丹尼斯-布拉斯科说,中国军方投入大约100架直升机,向偏远山区运送食品、补给、医疗队及营救伤者。但布拉斯科和其他专家说,由于军队没有重型直升机,重要设备如挖掘机、起重机不得不通过受山体滑坡阻塞的陆路开进,这延缓了营救行动。
  中国和西方分析家一致认为,中国军队缺乏重型直升机和运输机是地震初期营救行动的最大瓶颈。他们说,军队通讯条件糟糕,未能迅速获得卫星图像以帮助决策。
  澳大利亚前国防部官员阿伦-贝姆认为,相比于工程技能,中国军队明显更加重视常规作战。尽管中国军队努力进行现代化,“但其强军思想仍停留在把大部队运送到战场。”
  (作者杰克-胡克,汪析译)
  多难兴邦,是人们熟知的一句话。其实多难也兴军。四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救灾中的先锋与主力作用,海内外有目共睹。海外媒体不仅从救灾中重新认识了当代中国,也重新认识了中国军队。
  这支部队不是在孤军奋战。动员军队为四川地震灾区的混乱局面恢复秩序具有历史意义。
  13万男男女女正在疏通道路,离他们不远就是野外帐篷医院。医生们正在里面抢救生还者和治疗伤员。
  中国政府的努力获得了史无前例的积极报道和评价,不仅来自国际媒体,而且还来自外国领导人。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