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监管不能光靠发“消费警示”

来源:广东信用网 2008-06-30 09:49:50

端午节前, 有些地方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通过媒体发出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要特别注意别买“返青粽”,因为这种粽子是不法商家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碱、硼砂等化学用品,让已失去原色的粽叶返青,它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

        端午节前, 有些地方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通过媒体发出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要特别注意别买“返青粽”,因为这种粽子是不法商家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碱、硼砂等化学用品,让已失去原色的粽叶返青,它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
       除端午节外,每逢节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都会发布一些消费警示。发布消费警示有利于消费者辨别消费市场中的真伪,识破消费陷阱。但群众不只在节日里才有消费需求,消费警示不应仅限于“应景式”行动。 
       监管部门不仅应勤于监督检查,及时发布消费警示,更应对不法厂家、不法商家采取重罚。重罚必须有法律根据,因此立法还得跟上。在美国,如在餐馆就餐发现食品中有只苍蝇什么的,就可获赔上万美元。如就餐中毒,将得到十几万美元甚至几十万美元的赔付。因为美国消费法有巨额惩罚性赔偿和精神赔偿的条款。韩国的食品安全法规,对制造和销售有害食品的惩罚力度更大:制作、销售伪劣食品,会被定为“保健犯罪”,刑罚最高达10年,罚款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3万元),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公司,吊销营业执照,并且10年内禁止重新营业。 
     此,监管部门老是跟着经营者后面转的做法,是疲于奔命。 监管部门如能让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人负担足以让他们破产的经济、法律责任,就没人敢造假售假了。我们的监管方式,是不是应该换个思路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四大热点领域治理取得阶段性进展


国家发改委 2018-09-20 16:17:01

人大代表之变


网络 2014-03-08 22:44:3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