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外资新华财经拟撤出上海远东资信

来源:《财经网》 2008-06-27 11:03:18

摘要:当年以自然人代持方式突破行业外资限制,福禧短融券危机后市场、监管两面受困,一家国企和一家民企正洽商联手接盘。   【《财经网》专稿/记者 范军利】上海最大的资信评级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下称

 摘要:当年以自然人代持方式突破行业外资限制,福禧短融券危机后市场、监管两面受困,一家国企和一家民企正洽商联手接盘。


  【《财经网》专稿/记者 范军利】上海最大的资信评级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下称远东资信)正面临一场重组,以自然人代持方式握有该公司50%股份的外资新华财经有限公司(下称新华财经)即将退出。

  《财经》记者获悉,由于2007年发生的“福禧短融券偿债危机”,远东资信今年以来评级业务全面萎缩。来自市场和监管层两方面的压力,令这家在股权配比上打“外资擦边球”的资信公司被迫调整结构。

  2006年,远东资信承担了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行10亿元一年期短融券的评级业务。由于福禧公司在随后的社保案调查中暴露出大量隐瞒债务,当年8月21日,远东资信将福禧短融券评级从A-1级降为C级,随即引发市场信任危机。后经各方协调福禧短融券终获全额偿付,评级方的市场信誉则严重受损。

  福禧事件之外,远东资信外资方新华财经以自然人代持的方式规避政策限制,也历来受到监管层关注。2005年10月,新华财经、远东资信及两名自然人曾签署三方协议确认代持关系。而中外资五五分的股比亦突破了政策限制,在国内资信评估业另外两家合资企业中,外方持股均为49%。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市场各方对外资评级巨头的信誉多有质疑。国内监管层则再次强调在征信评级行业“培养民族品牌”。

  今年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银发〔2008〕90号),其中打造金融服务平台的相关表述非常明确:“完善市场筛选机制和市场监管体系,培养具有民族品牌、社会公信力的征信机构。”

  “一行三会联合发文,这是征信评级行业开放暂缓的最强烈信号。”一位业内人士称。

  对国内的征信评级公司而言,业务开展的核心动力亦取决于市场和监管两方。业内人士称,监管层目前已在业务牌照的发放中体现出上述意图。获得证监会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机构资格的国内评级公司只有3家:上海新世纪、北京大公和中诚信。前两家无外资背景,中诚信的牌照则发给其中资公司。五大评级公司中未获得资格的远东和联合资信两家,均有外资背景。

  福禧事件发生后,一度在行业内排名前五的远东资信各项业务急剧萎缩。“虽各种资质还在,监管层已在事实上暂停了我们在融资券和金融债两方面的业务。”远东资信总经理徐明棋对《财经》记者表示,公司方面亦主动暂停了企业债等其他业务。

  徐明棋预计,2008年公司将出现创建20年来的首次亏损。同时,公司人员流动加速,目前约已有近10名的员工离职。

  受此影响,远东资信外资股东正在着手出让股权。《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书面材料显示,一家民企已有受让公司20%股权的明确意向,并就股权受让事宜与新华财经签定初步协议。这家民企也曾数次与远东资信管理层进行实质性接触,希望能派驻一名高管。另外一家意向方为国企,因股权收购事项需报批国务院国资委,目前正在申报进程中。

  5月14日,新华财经企业传讯总监曾敏琪向《财经》表示,新华财经目前还是远东资信的股东之一,如果有股权方面的并购转让事宜,会通过公开渠道公告。“我们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的监管政策变化,并希望能够配合监管层的政策措施。”

  远东资信总经理徐明棋则称,今年1月,新华财经派驻远东资信的三名高管已相继撤出。此后,由于监管层对评级业自主发展的信号不断加强,新华财经已决定暂时退出。

  截至2008年1月,远东资信的股权结构为:上海社科院及下属世界经济研究所持股16.665%,上海欣银经济信息咨询公司持股16.665%。其余为员工持股,由16名自然人组成,金额较大的两位分别是朱闪和王勇红,合计出资1500万,持股50%,即外资代持人。

  新华财经有限公司2000年注册于开曼群岛,后于东京证交所创业板上市,早年其投资人包括新华通讯社下属的中国经济信息社,2007年新华社发表声明称,双方已无任何关联。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