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诚信建设要关注社会的变化

来源:新华报业网 2008-06-26 10:10:22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加速,使人口频繁流动;产业行业的急剧变化,造成职业和岗位的更新变动;文化和生活的多元化,使人们能接触到更多更新鲜的人和事;都市生活中的服务体系越来强大完善,使人们能跳出“熟人圈”,就能享受到便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加速,使人口频繁流动;产业行业的急剧变化,造成职业和岗位的更新变动;文化和生活的多元化,使人们能接触到更多更新鲜的人和事;都市生活中的服务体系越来强大完善,使人们能跳出“熟人圈”,就能享受到便利的现代生活。

  这些社会变化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一些问题,其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如诚信就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例如,现在有一些农民请人到家吃饭,总要反复说明这鸡这菜都是自家留着吃的,绝不是准备卖的。因为把要卖的东西拿来给“熟人”吃,在当地是要招人骂的。有些保健品企业的员工从不让周围人吃他厂“延年益寿”的产品。你能说这些人完全没有诚信吗?至少他们在一个小范围内还是很看重“诚信”的,可对只与自己有“短暂性”关系或“陌生人”的诚信,他们却不以为然或麻木不仁,这是当下一种重要和普遍的社会心态,不应被诚信建设所忽视。

  “短暂性”一词,最早是由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的,托夫勒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不断要求变革,加速的变化成了一股强劲的力量,深入到我们个人生活内部,逼迫我们扮演新的角色,使我们不安,这就是“未来冲击”。社会的速变现象在外在社会环境和内在心理中造成的反应有一个特点,就是“短暂性”,它是对时间持续性的一种感受,即引起暂时性的感觉或心情。“短暂性”可用个人关系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人际关系平均持续期的缩短,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增多的必然结果。与过去的生活相比,我们生活在“高短暂性”的环境中,临时性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脆弱”,相当一些人还不习惯在这“高短暂性”人际交往中讲诚信,所以,如何在这“高短暂性”人际交往中维持以往“稳定性”关系中的诚信,则是现代社会必须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在社会心理和文化上,要应对社会变化的“未来冲击”,让诚信在“陌生人社会”中能够“制度化生存”。近年来,中央党校针对民企老板的短期培训班办了60多期。一项调查显示,“结交朋友”被许多企业家学员视为重大收获之一,大企业家都靠“熟人”的同学关系来征信,这说明,我们距离诚信的“陌生人社会”还较远。又例如,现在看病找熟人成风,就是因为挂号看病的“短暂性”和“陌生”关系已不足形成医患之间的诚信。在“熟人社会”或“关系社会”中不可能形成全社会共建普惠的诚信,因为诚信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熟程度中已被“分级”和“变异”。

  “陌生人社会”的提法是相对于我们所熟悉和适应的“熟人社会”而言,其实,现代社会,特别是都市生活,就是许多陌生人在为许多陌生人服务,就是“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但知道他为了谁。”“陌生人社会”是“契约社会”和“法制社会”,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靠什么来维系?只能靠制度或契约,它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须趋势,也是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必然结果。适应社会变化的诚信就应该是“我们不知道为了谁,但知道我是谁”,因为“陌生人社会”中的诚信不再是亲朋好友圈子内的“说话算话”,而是严格法制和大众契约下的公民遵纪守法和做人的底线,而做到这一切仅靠个人的修养还不行,“孔子很生气,庄子很伤心”也不够,主要靠制度,如加强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形成“守信者得利、失信者受罚”的利益导向,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一时失信、长久受制”,使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自觉追求。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征信大数据链的形成与应用探讨


联合征信研究 2018-03-30 09:59:38

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该理顺的“十大关系”


发现(智库版) 2018-03-22 09:42:04

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该理顺的“十大关系”


发现(智库版) 2018-03-07 14:10:40

博鳌亚洲论坛组成人员(秘书长)


网络 2014-04-13 19:08:06

博鳌亚洲论坛组成人员(理事会)


网络 2014-04-13 19:06:35

博鳌亚洲论坛简介


网络 2014-04-13 17:50:00

话语权的罪与罚


网络 2013-12-01 11:54: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