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海银监局向各商业银行发出风险提示,要求加强对大学生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上海银监局称,如果商业银行违反规定和审慎经营原则,继续向还款能力不符合条件的学生核发信用卡,或产生学生卡大量透支、损害客户合法权益等风险和问题,将按照有关规定
前不久,上海银监局向各商业银行发出风险提示,要求加强对大学生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上海银监局称,如果商业银行违反规定和审慎经营原则,继续向还款能力不符合条件的学生核发信用卡,或产生学生卡大量透支、损害客户合法权益等风险和问题,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信用卡是一把双刃剑,按期还款可以为诚信加分,让你在应聘工作时给单位提供良好的信用报告。但如果欠款、超期不还款的话,会影响到你今后的贷款。”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这样向前来咨询的大学生说到。在许多人看来,“透支信用”正在威胁着有卡在手的大学生,而笔者认为,按照那位银行工作人员的逻辑,透支信用的恶果只能由大学生承担。
事实上,透支信用的不只是学生,还有银行。
“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在银行的宣传攻势中,超前消费被包装成“时尚的消费方式”,诱惑着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申请时无需担保与抵押,只需提供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即可办卡。这非常规的便捷手续又吸引了大量前来办卡的大学生。
一直以来,作为没有(固定)收入的纯粹的消费群体,学生都被银行拒绝于信用卡的申请门槛之外,而现在,银行却纷纷对各大高校的学生伸出了召唤之手,甚至在学校驻点、长期设办卡联络员等等。信用消费必须以信用意识的建立和稳定的收入作为保证。显然,大多数在校生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精明的银行又为何甘冒风险?说白了,还是利益驱动。大学生综合素质高、就业前景好、创业成功率高、预期收入相对较好,可以说,他们是银行潜在的优质客户。更何况,在银行的算盘中,即使学生无力还款,也还有不能眼睁睁看着子女信用破产的父母来收拾残局。换句话说,不管怎么算,银行做的都是一桩不会亏本的买卖。正因如此,一些发卡行不再按照相关制度对学生卡申请人还款能力进行严格的授信审核,而且没有根据申请人资信情况设立有效担保,一些发卡行甚至在《学生信用卡领用合约》中删去“收入情况说明”一栏,完全忽略对学生卡申请人还款能力的审核。
《2006中国大学生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大学校园里,已使用银行信用卡的大学生比例达25.6%,大约平均每4个大学生就有1人持有信用卡。大学生可以办理信用卡,但要善意使用;银行也可以为有需要的大学生办理信用卡,但切忌盲目鼓励。透支信用,大学生在银行间寸步难行,而同样地,未能恪守审核之责的银行也会在大学生中丧失口碑。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