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潘石屹发表"信用危机"论 开发商做" 过冬"准备

来源:新闻晨报 2008-06-25 09:29:10

东方网6月25日消息:潘石屹近期发表言论认为,目前国内房产开发企业面临着来自销售以及银行贷款方面严峻的资金压力,随着各地暴发的“退地”事件,房产企业面临信用危机。   但记者采访上海多家开发企业以及相关研究机

 东方网6月25日消息:潘石屹近期发表言论认为,目前国内房产开发企业面临着来自销售以及银行贷款方面严峻的资金压力,随着各地暴发的“退地”事件,房产企业面临信用危机。

  但记者采访上海多家开发企业以及相关研究机构,普遍认为,相比2005年房地产调控,此轮调控延续时间较长、政策效果逐渐释放,开发商自身有足够的调节能力,加之目前上海房地产市场供应方面仍呈现供不应求,因此 
在上海还难言开发商将面临普遍的“信用危机”。

  潘石屹在博客里说“危机”

  近日,潘石屹在博客里公开表示,目前房地产面临的情况主要是资金太紧张,而房地产行业下一步面对最大的挑战将是诚信问题。因为很有可能由于资金的过分紧张,使一些房地产该付的款付不出去,就会首先导致拖欠施工单位的款,拖欠农民工工资;第二步,可能会出现拖欠政府土地出让金,其实这样的事件在行业中、媒体上也屡见不鲜;最后一步,就是拖欠银行的贷款。他认为,房产商发生欠款对整个行业将是最致命的打击,因为在整个行业中,信誉比资金占有额更重要,所以诚信问题(比如能不能按时还款和付款)是整个房地产行业下一步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也是关系到房地产行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此外,潘石屹还认为,从2008年1月开始到目前为止,建筑行业劳动力成本按工种不同分别上涨了100%至200%,钢材的价格上涨70%,混凝土价格上涨30%,成本上涨使房地产整个行业面临巨大压力。

  上海开发商调节开发量

  对于上海市场,一位大型房产开发企业销售负责人认为,如果说2005年房产调控如西药“立竿见影”的话,那么目前的调控则像一剂中药,整个市场正在理性地“软着路”。目前市场上“退地退市”的案例都是小型开发商,大型开发企业在目前市场条件下会自动调节自己的开发量,并合理使用资金,多数上海开发商已做好“过冬”准备。

  上海荒岛研究发展部负责人冯伟表示,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本轮房地产调控对房地产商的影响,并没有2005年调控时来得严峻,上海本土开发商从2007年开始就已经比较谨慎的拿地,多数大型企业并不存在来自银行方面的信用危机;同时,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一些中小开发商采取“低开平走”的销售策略,以快速回笼资金。此外,他还认为,目前上海房地产市场再售房屋存量(约500万平方米)只够市场消化5个月,因此一定程度上上海房产市场依然是供不应求局面,这也使得一些开发企业能够通过自身调节渡过目前难关。

  不过,上海高力国际董事总经理翁琳表示,目前一些小型开发商出现资金链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的情况,这的确是个现实存在的问题。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会有越来越多的已开发项目投放到市场上整体销售,投资市场也会慢慢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是个趋势。而随着卖方价格的松动,势必会刺激投资交易的增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投资市场的繁荣。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规避“隐孕”骗假:应将个人诚信档案全面引入职场


中国经济导报城市社会 2017-11-03 15:53:47

廉租房出租等违规行为将纳入信用平台


新民晚报 2016-06-12 09:53:09

国务院:进一步降低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费率


中国网财经 2016-05-09 18:21:00

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将进“黑名单”


人民日报 2015-12-14 22:55:52

社会信用体系破壳 广东方案已完成征求意见


南方都市报] 2014-05-06 12:44:43

国务院就企业信用约束机制征民意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4-04-18 10:38:23

中国将正式建立食品药品“黑名单”制度


中国消费者报 2014-02-25 11:27:0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