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雪崩式调整的重压下,曾荣膺第一高价股的中国船舶(75.40,2.06,2.81%,吧)(600150.SH)5个月就走完了从辉煌到没落的宿命轮回。 截至6月20日,中国船舶从300元的高位跌落至75.4元,年内累计跌幅达75%
截至6月20日,中国船舶从300元的高位跌落至75.4元,年内累计跌幅达75%。
事实上,股价暴跌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船舶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先的高位抢筹到抱团取暖,转为相互冲撞,最终夺路出逃。
短短数月,众机构投资偏好发生如此剧变,是理性的敦刻尔克式战略撤退,还是为恐慌而恐慌导致的信心大崩盘?
机构撤退狂潮
如同飙升阶段风起云涌般的凶猛,现如今,中国船舶股价持续缩水的进程中,机构开始掀起令人惊愕不已的撤退狂潮。
统计显示,截至3月31日,机构投资者持有3881.9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的28.82%,与去年12月31日的机构持股结构相比,机构持有家数从105家降至17家,合计持股数量减少56.2%,持仓流通股占比下降36.87个百分点,机构高度持股的盛世彻底终结。
需要指出的是,截至去年12月31日,机构持股集中度还不是历史最高峰,机构持股的鼎盛阶段是去年6月30日,当时机构持股流通股占比高达82.38%。
机构投资者最早撤退迹象始于去年第三季度,撤出机构共计抛售2259万股,机构持股流通股占比从82.38%降至45.34%。
如果众多机构从此停止进军中国船舶的步伐,那么中国船舶股价也就不会再有后来的疯狂。正因为机构当年第四季度积极加仓,导致时已190元的中国船舶,再度被拉升,今年1月8日,创下了296.98元高位。
恰此巅峰,机构投资者撤退高潮来临,中国船舶股价开始雪崩。
经过一季度的宣泄,机构的撤退潮并未有所放缓,与最高价相比,59%的跌幅表明,机构的撤退行动远未结束。
中国船舶为何会从原来的香饽饽蜕变成烫手山芋?公司基本面究竟发生了何种变化?
信心丧失之源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船舶从高高在上的300元跌至目前的70余元,表明机构对其未来成长的信心大不如前。
国金证券于5月中旬发布的《中国船舶价值投资报告》,为了解机构的恐慌提供了绝佳注脚。
上述报告分析,因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预计未来3年航运贸易量的平均增速为4%,而全球新增运力投放的增速却超过9%,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全球船企在手订单增速趋于停滞,新增订单连续5个月负增长,BDI指数高位下跌和船价小幅回调,预示造船业从景气高点开始逐步进入转折期。
光大证券机械行业研究员邱世梁告诉记者,此前国内研究机构对中国船舶(75.40,2.06,2.81%,吧)的盈利前景预测过于乐观,普遍预计其2008年-2010年的每股收益为8.2元、12.7元和14.25元,但是钢材价格涨幅和人民币快速升值速度超出市场主流预期,对其业绩增长有向下修正的必要。
曾就职某公募基金、现已离职正筹划私募的人士认为,机构之所以如此没有信心,除整个市场价值中枢下移,更主要的是在市场处于高度景气周期阶段,机构忽略了中国船舶主业的高强度景气周期性。
上述人士认为,对盈利能力具有高度景气周期波动的中国船舶,其市盈率估值不能超过10倍。
若按上述估值标准和市场对中国船舶业绩主流预测结果计算,其合理股价应为80元。
既然股价已接近合理估值区间,中国船舶为何仍跌跌不休?
未来有多糟?
尽管邱世梁认为中国船舶的业绩需要向下修正,但他认为,经过前轮暴跌,公司股价已接近合理估值下限,目前继续下探属于非理性下跌。
邱世梁表示,虽然全球造船业即将进入周期性调整,但从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周期看,造船业景气周期调整对中国船舶的负面冲击,可能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严重。
据其介绍,目前全球造船业向中国转移正处于中后期发展阶段,全球造船业景气周期的调整固然会淘汰较多的过剩产能,但被挤出的过剩产能不一定就是中国。
即使出现极端情况,中国船舶受过剩产能淘汰冲击影响也不太大,因为调整中首先被淘汰的将是近年不断扩大的地方产能。
兴业证券于5月30日发布的《中国船舶调研信息速递》报告显示,资产注入后,中国船舶由原来的只是船用柴油机业务转变成造船、修船、柴油机三大业务。去年,上述三大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1%、14%、11%,公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相对于原来单一的柴油机业务,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
从周期波动看,造船业务大于柴油机,柴油机大于修船业务。目前,修船业务景气周期刚开始。从需求看,中国船舶目前在手订单饱满,但新增订单增速已放缓。从订单具体时间看,2010年的收入、利润将达到高点,公司正寻找未来的发展点,如修船业务和海洋工程船舶业务。
东方证券研究员周凤武表示,“去年10月11日中国船舶达到300元高位和今年初290多元时,我们都发出估值过高的警告,但市场并不在意。现在中国船舶已跌至合理估值区间,继续杀跌已非理性,但究竟能否获得市场认同也未可知。”
虽然中国船舶基本面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但市场情绪指针已指向极度悲观的情势下,惶恐不已的机构投资者,何时能稳住不安的心神呢?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