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美第四轮战略经济对话闭幕。随后美国财政部公布了为期两天的对话达成的一系列共识。 评级机构保留“既有利益” 在这份所涉议题广泛的《中美共识备忘录》中,有一条以前未曾涉及到的内容,即中国将允
评级机构保留“既有利益”
在这份所涉议题广泛的《中美共识备忘录》中,有一条以前未曾涉及到的内容,即中国将允许合资评级公司在不降低其现有持股比例的前提下,开展更多的与证券有关的业务,并与“美国新的监管条例一致”。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公告,这是“应美国的要求,与其拟出台的新措施相一致,共同规范信用评级行业”。
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是目前美国信用评级行业三巨头。目前,穆迪和惠誉在中国都成功和中国本土的评级公司合资。
其中,穆迪于2006年9月与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下称中诚信)完成合资,穆迪持股49%,“但在政策允许条件下,穆迪持股比例可上升至51%,取得控股权。”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的一位高层对本报透露,大公国际是国内本土第三大全国性评级机构。
而惠誉则与国内第二大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合资,持股比例亦为49%。
相比于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中,只有标准普尔尚未入股中国评级企业,但其也于2006年2月,与中信证券成立了中信标普指数服务公司,开发基于中国市场的股票和债券指数。
“目前,监管层对评级机构合资的态度跟券商等一致,外资持股上限是33%。但既然以前有突破,此次美国的意思就是既然不能再突破,但力求保住已有的比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诚信原董事长毛振华表示。
美国因为自身经济的问题,“在此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的底气明显不如中方。”一位密切关注此次对话的经济学家表示。
次贷危机爆发后,评级机构因给予次贷相关债券高评级而饱受公众舆论质疑,自身也面临信任危机。
美国证券监管委员会(SEC)6月11日宣布,拟出台新措施规范信用评级行业,为防止利益冲突,加强信息披露,新措施要求评级机构不得指导投资银行如何打包证券以获得高评级,不得接受客户超过25美元的礼物,新措施还将要求信用评级公司公布相关评级数据。
虽然新措施在正式实施前还需接受30天的公众评议,但美国迫不及待地要求中国方面答应“与其监管措施一致”。
没有细化的金融合作共识
跟以往相比,这次《中美共识备忘录》里的内容跟以往的议题大致一样,涉及到金融合作、食品安全、能源及环境等等。但“这次金融话题并非重点,还没有达成像《能源环境协议》这样的协议,没有细化到具体可操作层面”。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表示。
但这种结果可能正是中方所想要的。
“这些为市场所关注的议题被中国逐渐进步的谈判和对话技巧所化解。”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
他认为,这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以前是美国向中国提要求,而这次是中国向美国提要求。”
“这次中方的态度非常明确:一.人民币升值不是我们慢了,而是美元贬值太快。二.美国次贷危机和美元贬值给全球经济造成了重点影响,美方应该先稳定国内市场。这是双方对话讨论的前提。”曹远征说。
在此前提之下,中美双方在金融合作方面达成了几项共识。
首先是在金融市场开放方面:美国财政部表示,中国将对非存款类外国公司在试点的基础上提供消费者金融业务。中国同意“合格的”外国公司发行股份或存托凭证在中国上市。中国将放宽外国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资格。中国将同意让海外基金更快速地汇出资金和盈利,中国将缩短QFII海外基金的最初锁定期的时间。
中美双方还同意进行投资协议的谈判,使双方公司购买对方资产的准入机制更加便利。
美方也表示,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主权基金对美国投资;承诺开放金融市场,对于中国的银行在美国设立分支机构不会“故意延迟”。
但对于上述包括开放合资评级公司共识在内的具体内容和时间,美国财政部没有披露细节。而这些未能形成文件的口头式承诺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中方似乎并不急于给出时间表。美方官员也表示,中美双方在各领域的商谈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来进行。
“对话仅仅是一种讨论问题的方式,重在表达态度,而非达成谈判结果。下次对话则需要在此前的基础之上有所进步。”曹远征说。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