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熊市对投连险的影响逐渐明显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08-06-20 10:23:13

股市走熊,投连险也“深受其害”,让倚重于该项业务的保险公司烦恼增加。来自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的数据显示,生命人寿、合众人寿5月份的投连险保费收入分别环比下降了71.1%、64.6%。受累投连险销售的欠佳表现,上述两公

         股市走熊,投连险也“深受其害”,让倚重于该项业务的保险公司烦恼增加。来自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的数据显示,生命人寿、合众人寿5月份的投连险保费收入分别环比下降了71.1%、64.6%。受累投连险销售的欠佳表现,上述两公司的5月整体保费收入分别环比下滑约42.1%、12.3%。

   投连险销售疲软对保险公司构成如此负面的影响,是业界早就担心的。如今随着股市调整时间的拉长,投连险销售对保费收入的拖累逐渐明显。拿生命人寿来说,2007年5月,该公司推出投连险产品。这是2004年中资保险公司投连产品遭“滑铁卢”之后,首次推出的投连险产品。2007年1至5月,生命人寿的保费收入为15.26亿元,月均3.05亿元;6至12月则为50.33亿元,月均7.19亿元。其中,9月份单月就实现保费收入10.29亿元。生命人寿能够在后7个月表现得如此好,与投连险销售不无关系。该公司一改此前中资保险公司主要通过代理人渠道销售投连险的做法,通过银行渠道销售投连险,与工商银行(5.07,0.06,1.20%,)、农业银行、建设银行(6.05,0.05,0.83%,)招商银行(24.04,0.49,2.08%,)等银行展开合作。而在业内,“投连险+银保”是去年保险公司保费高增长的成功之道。

   今年前4个月,生命人寿的保费收入分别为10.19亿元、10.86亿元、12.77亿元、8.26亿元;到了5月份,环比下滑约42.1%。这样的保费收入变化,在业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今年前3个月,不少投资者热衷抢反弹,投连险销售并未降温。但4月以后的情况不同,上海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出现环比锐减,绝大部分外资寿险公司5月份的保费收入低于4月份。风水轮流转的是,最近两个月,依靠银保渠道销售投连险的寿险公司,其受伤程度超过了借助中介公司或通过代理人的公司。

   拖累投连险的主要是股市走熊。以中美大都会人寿的投连险产品为例,去年6月25日至今年6月18日期间,除了货币型基金投资账户实现2.75%的收益,其余7个账户的累计涨跌均为负值,股票型基金投资账户更是大跌了26.33%。再看今年5月21日至6月18日,其股票型基金账户下跌了16.34%。相比之下,同期的上证指数下跌17.02%。也有的投连险表现较为抗跌,例如,生命人寿“两全型投连险”的进取I账户,从去年12月27日至今年6月17日的买入价下跌幅度为26.53%,而同期的上证指数大跌47.36%。

  不过,部分投连险产品相对稳健的表现,并没有“挽救”其销售滑坡。一方面,随着股市走熊到跌幅超过40%、50%的程度,风险厌恶情绪很容易传染给投连险客户。另一方面,开放式基金中不乏抗跌性强的品种,例如,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去年12月27日以来的缩水与生命人寿进取I账户差不多。

   当熊市来临时,无论投连险还是开放式基金,仓位把控能力是其免受过大损失的关键。对投连险来说,与开放式基金“赛马”未必有很大优势。明显的软肋是,投保人购买投连险,还要承担相对较高的费用。投连险的费用包括:初始费用(即保险费进入投资账户之前扣除的费用)、买入卖出差价、死亡风险保险费、保单管理费、资产管理费、手续费、退保费用。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初始费用和买入卖出差价两项。所谓初始费用的收取,主要是为了弥补保险公司的营销成本。例如,有的公司规定一次缴纳10万元以内保费的初始费用上限为5.0%;10至50万元的为4.5%。

   “跌跌不休”的A股,导致投资者信心降至冰点,开放式基金、投连险等不同投资品种都未例外。就眼前而言,上证指数经历罕见的“十连阴”后,18日好不容易迎来5.24%涨幅的阳线,有评论据此认为,长期超跌基础上的反弹比较有力度,投资者不必一涨就逃。可这种“反弹不会稍纵即逝”的观点,在次日即遭“夭折”。19日,上证指数大跌6.54%,创出本轮调整以来的收盘新低,沪深两市再现近千只股跌停的惨况,“摧毁”了之前一日的反弹成果。对于如此“弱不禁风”的A股,还有多少投资者痴迷于“抄底”?恐怕大批“抄底”资金早已“出师未捷身先死”?

   保险公司必须重视投连险销售“过山车”的后遗症,其一,容易陷入偿付能力危机;其二,很多公司赔钱赚吆喝;其三,退保潮或卷土重来。投连险在我国问世初期,曾经因为股市走熊而出现过退保风波。如今股市之低迷不逊色于当年,去年买入投连险的投资者中,难免有盲目购买的成分。对保险公司来说,不可不防退保隐患。特别是当年开展投连险业务的只有个别公司,而去年以来几乎整个保险业掀起“投连”热潮,股市震荡发生的危害性可能超过当年。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