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警惕市场的资金供给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008-06-16 13:31:32

进入2008年以来,投资者讨论最多的话题大致上是以下几个,一是估值水平,二是宏观经济面和公司基本面,三是股票和资金的供求状况。   估值过高有所缓解   从静态水平看,指数调整到现在,估值水平过高的局面已经有所缓解,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进入2008年以来,投资者讨论最多的话题大致上是以下几个,一是估值水平,二是宏观经济面和公司基本面,三是股票和资金的供求状况。

  估值过高有所缓解

  从静态水平看,指数调整到现在,估值水平过高的局面已经有所缓解,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如果从中长期角度看,投资者已经可以考虑挑选有基本面支持的公司逐步建仓。对于一些当前估值水平较为合理的公司来说,未来的成长性比较确定,即使未来指数进一步下跌20%左右,其股价也未必有很大的下跌空间。

  宏观经济面和公司基本面的前景似乎有点模糊,主要的风险是实际情况会不会比预期更加悲观。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对企业的盈利增长前景持有谨慎的看法,要素价格的调整可能使得企业的收入和盈利增速面临更大的压力,企业盈利增速大大超过预期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这个时候,投资者谨慎一点好像不会犯大错。

  未来对市场压力最大的可能仍然是资金和股票的供求关系。先说股票供给,融资和再融资好像并没有受到重大限制,而且从目前新股发行和再融资推出的速度看,融资速度也没有放缓,持续的融资加上大小非的减持,会给股价造成压力,这点大家已经谈得很多了。

  最近出现的新的压力可能是资金供给层面的问题。

  资金供给面临窘境

  首先是新基金的发行,为了对冲股票供给的增加,证监会加大了新基金的发行速度,但是新基金的发行情况却令人担忧。2007年投资者情绪高昂时,发行当天的申购量可以达到上千亿的水平,但现在的发行情况甚至较2005年更差,经过30天的发行期,发行比较好的基金可以达到10亿以上,发行差的基金成立都有困难。如果说新基金发行规模是市场资金的风向标的话,毫无疑问,市场新增资金的供给已出现严重贫乏。而且中小投资者一般倾向于认购新发行基金,而基于利益的目的,银行渠道也会大力推介新发行基金,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老基金的持续申购情况可能更加不容乐观。

  其次是老基金的赎回状况。虽然指数从去年10月份以来已经巨幅下跌,但基金份额却出乎意料地保持稳定。统计数据显示,基金总份额甚至在2008年3月份创出历史新高:22794亿份(当然这里面有很大的贡献来自债券型基金的增量)。在深度套牢的情况下,基金持有人的赎回过程可能是非常缓慢的。问题是,基金持有人什么时候会失去耐心而加大赎回力度?

  安信证券做的研究很有意思。通过有限的数据(中国基金业存在时间仅10年,用这些数据做统计分析可能会有较大的误差),他们对基金申购赎回行为和上证综指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出现调整两个季度后是基金持有人信心松动的时间点,也就是说从高点调整下来后两个季度,即使持有人还是账面亏损,但他们的信心有可能丧失,从而会加快基金赎回。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对市场可能造成的压力有多大。

  虽然说由于数据比较有限,统计分析的结果未必很有效,但我相信市场中唯一不变的是人性,投资者或基金持有人的行为是会反复出现的,我们可以等待进一步的数据出来再看看趋势是否延续,作为我们下一阶段决策的参考。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