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用卡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仍在继续,深耕细作的时代曙光初现——日前,一项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课题组所进行的调查显示,在银行普通客户中只有四成了解其账户所在银行信用卡,已办
中国信用卡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仍在继续,深耕细作的时代曙光初现——日前,一项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课题组所进行的调查显示,在银行普通客户中只有四成了解其账户所在银行信用卡,已办理者不超过三成——中国信用卡现状泡沫浮现、危机重重。
为此,针对目前中国信用卡的发展现状、风险控制和盈利前景等问题,记者昨日专访了该课题组负责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郭田勇。
证券时报:请问通过该次课题调查发现了中国信用卡的什么问题,目前情况怎样,对此如何评价?
郭田勇:在调研中我们注意到,目前信用卡发卡量和力度非常大,发卡情况有些混乱。一些人持卡数量较多,刷卡缺乏节制,信用意识不强,超出了其支付能力、恶意性透支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担心可能会形成卡债。不过我个人感觉目前中国的信用卡危机还是局域性的,大的信用危机目前尚无出现的迹象。
中国信用卡投诉比例较高。中国法律在国际上相比是滞后的,比如在美国信用卡一旦丢失后被人消费,只要不是本人签字,那么发生的损失就由银行和商家负责,跟持卡人没有关系。在中国刷卡时一般不愿核对签字,密码也频频出现问题。像VISA和万事达现在开发出一个EMU芯片,把个人信息放在芯片里,刷卡时除了签字,个人信息不对的话不识别就刷不出去,安全系数从而大大提高。
目前银行层面的竞争越来越多,信用卡方面更是激烈。而现在只有银联独家垄断作为银行卡的供应商,从上游转接、清算、到卡号所有的资源都在其手里,这样确实不利于银行卡市场的竞争。
证券时报:中间业务尤其是信用卡佣金手续费是很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信用卡的经济规模到什么样的层次,才能够实现损益两平?
郭田勇:一般来讲,发行信用卡从投入到盈利要经历的时间,国外认为5-7年以上,国内做得比较好的话3到4年就可以实现平衡。信用卡盈利主要来自三方面:年费、透支利息和商户(刷卡消费的手续费,返点)。实际上对国内银行来说,年费收入微乎其微,现在所有的银行首先的目标是做大规模,所以年费收入各家银行都不多,坚持高年费政策失去的是市场机会。
银行卡业务是整个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载体,各大银行都要利用银行卡抢占市场份额,作为对其他零售业务的重要支撑。对于银行自身来讲,其业务收益率比较高、银行卡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能盈利。
证券时报:目前信用卡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信用卡办理门槛过低发卡过多,造成大量的透支欠债问题,对此该如何解决?有无比较有效的监管措施?
郭田勇:卡债是我们目前非常关注的问题,不少银行都对信用卡透支的债务催收比较头疼。有些银行自己有专门的部门在做,有的外包出去给专门的讨债公司。
我们建议目前要尽快建立信用卡监管体系,各大银行的信用记录要能联网,虽说央行早在2004年就开始建立了个人信用系统的资料库,但各大银行之间的网络并没得以有效整合和贯通。如果各大银行的信息系统能够联网,那么一旦在某家银行出现严重透支情况,其他银行就可以取消其授信或降低其透支额度,从而避免出现恶意透支。
目前信用卡套现主要是通过POS机刷卡,银行一般很难监管。不过若是通过专门地下财务公司套现的话,刷卡量一定会很大,银行很容易发现这些大规模的交易量,从而通过这些蛛丝马迹,对此进行监控,减少银行损失。这在技术上银行完全可以做到的。
证券时报:银监会副主席蒋定日前曾表示,次按危机向信用卡市场的蔓延,将使次按危机的后果更加严重,信用卡市场将是次按危机之后一个新的危机点。如何看待今年中国银行业的走势?
郭田勇:美国运通公司目前的股价跌得非常厉害,主要原因是发卡量大透支欠款情况严重。不过相对房贷来讲卡债情况还不算严重,毕竟规模没有房贷大。
次贷损失会造成银行的非信贷损失的增长,有可能会导致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的上升,但国外大型金融机构因为次贷损失而出售股权的“惨剧”并不会出现在中国的银行业上。国内银行即使利用资本金来进行冲销,仍然可以保证充足率维持在8%以上。
今年仍看好国内银行业的发展前景,但银行业在未来一年内首要防范的是在目前信贷紧缩的条件下形成的信用风险。而信贷紧缩的效应,通过企业或者个人的信用问题传导机制很容易形成不良资产。比如房价的持续下降,可能造成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出现问题,这都容易诱发信用风险。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