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日从安徽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获悉,14名大学生因未按借款合同约定还款,也未向银行申请办理延期手续,被银行起诉至蜀山区人民法院。 2002年,中国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梅山路支行等几家银行根据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分别与就读于安徽
记者10日从安徽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获悉,14名大学生因未按借款合同约定还款,也未向银行申请办理延期手续,被银行起诉至蜀山区人民法院。
2002年,中国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梅山路支行等几家银行根据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分别与就读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的14名贫困大学生签订了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发放了2000年至12000元不等的助学贷款,用于帮助这些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按照合同规定,这些大学生在毕业后必须与银行签订《国家助学贷款补充合同》,确认本金、利息、还款计划、还款方式等,并向银行提供本人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如果借款人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或第二学士学位,需要延长借款期限,应当在毕业前一个月向银行提出申请,并办理借款合同变更等手续。但是,14名被告人在完成学业后,不仅没有还助学贷款,也没有与银行签订补充合同和告知新的联系方式,导致银行无法催缴助学贷款。由于即将超过2年的诉讼时效,银行不得不通过法律途径向14名被告人追讨贷款本金及利息7万余元。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