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企业要发展,信用至关重要。然而,实事求是地看,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并不尽如人意。据有关专家测算分析,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市场交易中的无效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至20%,代价很重。因此,要使企业融入世界竞争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企业要发展,信用至关重要。然而,实事求是地看,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并不尽如人意。据有关专家测算分析,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市场交易中的无效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至20%,代价很重。因此,要使企业融入世界竞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树立信用是企业的财富的观念,建立健全企业各项信用制度,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网络,从而使企业信用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信用就是财富———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理念
富兰克林说过两句至理名言:“时间就是金钱”、“信用也是金钱”。我们现在似乎过于重视前者。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不能只讲看得见的手,讲金钱,讲交易,讲价值规律;还要讲看不见的手,讲诚实,讲信誉,讲道德。只有以诚感人者,人才能以诚而应,诚信是许多国际大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的制胜法宝。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已经达到50%—70%。从产品经营到资本经营,再到信誉经营,这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企业经营境界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信用竞争是将来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只有良好的企业信用才能为企业带来无尽的财富。
就企业内部管理而言,以信用为基础的管理,要比其他方式的管理更为持久和深入。比如,我们要执行一项政策,首先要让员工相信,这个政策有利于大家的共同利益或者长远利益,同时管理者也应该相信员工的行动对决策执行是有利的,双方互相信任,行动速度才能加快,执行速度加快了,执行成本降低,执行效率提高,自然能为企业带来管理效益。
信用就是制度———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信用制度是指关于信用及信用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是约束人们信用活动和关系的行为规则。这种制度安排既包括正式的,又包括非正式的。前者如有关信用的法律(如契约法)、信用管理制度等,后者如信用观念、信用习惯等。其中,信用管理制度是国家为确保信用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对于企业而言,就必须依照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定一套完善的企业内部信用制度。
现在,国企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这是建立企业信用制度体系的良好契机。企业应该依法建立重大经营决策制度,以增强企业的公平竞争能力和依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建立有关会计核算、台账管理、财务预决算等企业财务制度,以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建立企业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以加大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环保、质量监督、工商登记等方面的制度,确保产品质量,保证企业的社会信誉度。企业各项信用制度的建立健全,能使企业树立起新形象、建立良好的信誉。这不仅能有效保障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还能从深层次上促进企业从“行政治企”向“依法治企”的转变。
信用就是信息———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有效手段
富有效率的社会信用体系,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信用数据的开放和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对于国家而言,当务之急是解决信息不对称、不畅通的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信用和个人的信用,在政府有关部门和银行都有比较完整的信息可查,因此基本上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说,也要利用先进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建立起企业自己的信息查询系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需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将进入企业的各类商家纳入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将他们的资料计入互联网,使各单位部门对于商家的情况了如指掌。企业对外也要建立起信息网络,跟有关政府部门,如工商、税务、专利管理部门以及金融行业等建立有效的信息联系。这样,企业的经济交往就能在完全清晰、透明的环境中进行,不再担心受骗,也不可能去欺骗他人。
企业的信用关乎企业的生死,如果说用户是水,企业是船,那么信用就是船与水直接接触的壳,壳出了问题,船就会进水,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沉没。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在营销管理上“重合同、守信用”;在财务管理上“不做假账假表,不虚开伪税票”;在信息管理上“随时随地良好沟通”;在组织管理上“一个团队、一片诚心”;在人本管理上“诚信激励”。如果我国大大小小的企业都能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不仅每个企业能得到长足发展,也会有效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