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安11月11日电(记者孙海华)为了在找工作时增强竞争力,不久前,大学生王涛掏两千多元报考了一家英语三级口译培训班。之所以选择这家培训班,是因这里承诺能代办口译考试报名。 哪曾想,考试临近时,王涛却突然被告知没报上名。一气之下
哪曾想,考试临近时,王涛却突然被告知没报上名。一气之下,王涛将培训班投诉到了西安市消费者协会。而据市消协有关负责人透露,有名无实的短期培训班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新热点,仅11月前10天,市消协就已接到此类投诉10余起。
“短训班的陷阱一般有3类。王涛遇到的是第一类:空头承诺代报名。”西安市消协副秘书长马世群说,投诉主要涉及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等,培训班为揽生源虚假承诺,最终耽误了学生的报名。为避免遇到此类情况,报名前一定要详细了解办学方的资质、教学情况,尽量选择办学时间长、声誉好的学校,妥善保存招生广告、发票等各种凭证,对培训机构的承诺一定要让其出具书面凭证。
第二类陷阱是“教育质量不保”,主要表现为课程随意缩水、中途调换老师、教学点长期“打游击”。在一家计算机培训班学习时,因为初级班报名人数少,小李等20多人刚上了一堂课就被合并到了中级班。而在中级班,不但没教材,还经常换老师、换地方,一周内竟换了3个相距很远的地方上课,且承诺的课时才学了一半就让考试结业。小李等学员联名向消协投诉,培训学校竟立时“蒸发”了。
消协提醒各方求学者,报名前要核实培训班的课时数、班级人数,最好咨询一下在读学生该班的安全系数是否够高,千万不要轻信“退钱”的承诺。
第三类陷阱是“乱打外教、名师招牌”。为准备出国,林女士选择了一家“所有课程都是外教授课”的高价培训班,谁知上了课后才发现这里的外教有名无实,缺乏教学技巧,上课成了聊家常。目前很多外语培训机构都大打外教招牌,但所雇用的仅是来华留学生或旅游者,没有教学经验。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