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关时,各类骗子层出不穷,且花样不断翻新,让人有时甚至措手不及,导致频频上当。据江苏省公安厅统计,06年以来,特别是9月份,江苏省一些地方相继发生了多起以新型手段实施诈骗犯罪的案件。与以往诈骗不同的是,这些犯罪分子都是借助先进的网络
又到年关时,各类骗子层出不穷,且花样不断翻新,让人有时甚至措手不及,导致频频上当。据江苏省公安厅统计,06年以来,特别是9月份,江苏省一些地方相继发生了多起以新型手段实施诈骗犯罪的案件。与以往诈骗不同的是,这些犯罪分子都是借助先进的网络、通信和金融技术,随机选择袭击目标。昨天下午,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这几种新型诈骗手段的防范攻略,记者请来省公安厅刑侦局副局长孙春,给市民介绍在遇到骗子时该如何防范等技巧。
骗术一
打电话虚构绑架案
“你们儿子在我手上,要想他活命,就赶紧将10万元汇到下面的银行账号,否则就等着收尸吧!”
9月26日,南京市鼓楼区60多岁的居民耿某在家中突然接到这样一个匿名电话,一听儿子在对方手上,脑袋顿时“嗡”的一下慌了神。电话那头,一声声惨叫的哭救声传到耿某的耳朵里,他心如刀绞,相信自己的儿子确实遭到了绑架。
为了救儿子的命,耿某当天就急匆匆地将10万元人民币汇入了“绑匪”指定的银行账号,并焦急地等待儿子的消息。怎料到,随后耿某与其儿子联系上了,“我没事啊,没被人绑架啊!”儿子的一句话让耿某悔恨不已,方才知道上当受骗。
耿某向南京警方报案后,经过警方的缜密侦查,将6名福建籍犯罪嫌疑人抓获。
攻略一
孙春:虽然大多数市民都能够识破这个骗局,但还是有一些人会因此上当受骗。
遇到类似情况后要沉着,千万不要惊慌。1、犯罪分子大多是虚构的绑架事实,首先要弄清楚亲人是否真的被绑架了,可要求对方让被绑架人与自己通电话,证实是不是自己亲人。2、如果对方拒绝,可以一边拖延一边迅速与对方声称的被绑架亲人取得联系,但千万不要向对方指定的银行账号汇钱。3、与“绑匪”通完电话后,应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骗术二
群发威胁恐吓短信
10月19日,无锡市民王某突然收到一条恐吓短信,“赶快汇3000元钱到指定的银行账号上,否则就把你家小孩的手脚砍断”。这让20岁出头的王某甚感纳闷,“我还没结婚呢,怎么就有小孩了呢?难道是哪个朋友和我恶作剧?”
这并非王某朋友的一个恶作剧,因为与此同时,无锡、常州、淮安等地的许多市民手机上都相继收到了这同一条短信。这一情况立刻引起了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经过内部查询,发现浙江、上海、江西等地也相继发生同类型案件,且短信发送方电话号码、指定银行账号均一致。
经联手侦查,警方及时在深圳、北京等地将7名广东和东北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经审查,犯罪分子交待,他们使用假身份证先在浙江省某市租用了一个短信平台,随后到深圳通过该短信平台向全国多个省市手机用户发送恐吓敲诈短信9万余条。
攻略二
孙春:这是犯罪分子通过电脑网络登录短信平台向不特定、连号的手机用户群发恐吓敲诈短信。在此告诫市民:1、在注意做好安全防范的同时,千万不要恐慌。2、不要向犯罪分子指定的银行账号汇钱,以免财产受到损失。3、与此同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将短信发送方显示号码、指定银行账号、短信内容提供给公安机关。
骗术三
打高校招生的幌子
9月6日,扬州市公安局接到报案:有人以扬州某大学普通本科扩招的名义,利用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进行诈骗活动。经侦查,警方很快破获了一个针对高考落榜生实施招生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高某、郭某等9名外省籍团伙成员。
经审查,查明这伙人自今年7月份以来,以招收某大学统招本科生为名,要求高考落榜生向大学招生专用账户汇入6800元至7100元学费,然后伪造、篡改某大学录取通知书、入学须知、招生简章、“对口单招(高中后本科)报到须知”等资料,向受害人收取所谓的“中间费”、“关系费”等,先后诈骗12个省份的学生260余人,骗得现金数十万元。
攻略三
孙春:高校招生要按教育部或省教委的有关招生政策规定严格执行,不可能由个人在社会上私自招生,乱收费用。且高校扩招是要经过教委等相关部门批准,有严格的条件,特别是要对考生分数设定标准,千万不要相信不管考多少分都能被录取等谎言。
为此我提醒大家:1、遇到类似招生情况,要保持高度警觉,问清情况,防止受骗。
2、考生家长得知或收到高校扩招等信息后,要及时与相关高校取得联系,证实真伪,不要轻易上当。
3、遇到可疑招生信息或人员要及时向当地警方报告。
骗术四
骗子冒充全国人大
9月初,苏州市多名政协委员接到一自称苏州市政协某领导同志的电话,称如果愿意借其2万元钱,即可为借钱人在苏州市政协中安排领导位置。
后经公安机关与该同志联系核查,确认其并未打过此类电话。
10月底,省公安厅接报,一名犯罪分子冒充省教育厅领导,以对贫困县中小学校电脑实施扶贫并预收扶贫电脑部分款项的名义,对苏北某县教育系统实施诈骗,共骗取现金9.3万元。
11月8日,一名自称省人大领导的人向苏北某市一人大代表打电话,称全国人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李卫阳”同志的孩子生病做手术急需钱用,请该代表帮助购买两套纪念邓小平同志的收藏品,2万多元一套,同时告诉了“李卫阳”的银行账号。
经查实,系有人冒名打电话行骗,全国人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也没有“李卫阳”这个人。
攻略四
孙春:这是犯罪分子利用政务公开咨询、查询城市“黄页”后,四处打听到这些政府机关单位人员的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并以此进行诈骗。防范措施如下:
1、遇到类似情况时,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2、在接到电话后,应先通过电话或其它途径向政府单位或该领导本人证实。
3、一旦发现并非真实情况,应立即向公安机关反映。
骗术五
冒充警察办案骗钱
“我是南京移动公司的,你的手机号码已被盗用,需要关闭手机配合调查。”11月6日,南京某大学多名学生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当其中几名学生按照要求关机后,一伙犯罪分子随即冒充警察、老师、同学等身份分别向学生家里打电话,谎称学生遭受车祸,要求家长向指定账户汇医疗费。
11月,江阴某公司员工孟某出差时突然接到一名“警察”的电话,“我是公安局的,你的手机号码已经被一伙毒贩盗用,请你马上关机两个小时,接受我们的调查。”孟某一听,赶紧把手机关了。
孟某关机后,犯罪分子当即打电话给其公司的总经理,“你们公司员工孟某出了车祸,正在医院里抢救,赶紧汇2万元钱过来救命,具体情况你可以打电话给医院的郑主任。”总经理打孟某的手机竟是关机,就打电话给医院的“郑主任”,“对,我们这里有个叫孟某的重伤者,就等着钱救命呢。”总经理赶紧将钱汇了过去,结果上了当。
攻略五
孙春:犯罪分子盗取、利用了学生等人登记的个人信息进行作案,而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网上的同学录、搞的一些活动留下的联系方式等。提醒:1、不要轻信、不要惊慌,更不要轻易向指定银行账号汇钱。2、与对方多通话周旋,尽量多问些情况,发现和揭穿对方的谎言。3、尽快与自己的亲人取得联系,如果一时联系不上,也可以与学校或单位取得联系,问明情况。4、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解析诈骗案演变过程
以前“面对面”现在“背对背”
“过去主要是‘面对面’的传统诈骗方式,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不与被害人见面的‘背对背’的以高科技、高智能为趋势的新型诈骗手段。”对于目前江苏省诈骗案的发展趋势,省公安厅刑侦局副局长孙春这样概括说。
孙副局长介绍说,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一些高科技诈骗方式,犯罪分子根本不与受害人直接面对面,而是利用了短信、电话等工具,诈骗的对象也不像传统的那么有针对性,而是“普遍撒网,重点打捞,靠天吃饭”。相比较而言,这种在不与被害人见面的情况下“背对背”实施诈骗的案件,作案手段更加隐蔽,袭击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欺骗性也越来越强。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