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我国信用行业的现状与环境 1、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宏观环境总体是向好的,党和国家从未象现在这样重视信用问题,可以说重视程度是空前的。同时,全社会对信用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形成了上下一致的共识。从中央政府领导的各种报告到党的
一、关于我国信用行业的现状与环境
1、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宏观环境总体是向好的,党和国家从未象现在这样重视信用问题,可以说重视程度是空前的。同时,全社会对信用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形成了上下一致的共识。从中央政府领导的各种报告到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及这几年两会期间,信用、诚信问题是两会代表最关注的话题。
2、立法工作开始起步。中央成立了专门机构,由央行牵头有16个部委参加的“中国信用体系工作小组”用10个月时间编制了《征信管理条例》,说明信用体系建设已从认识阶段到了实际操作阶段。目前正在征求研究单位、不同政府部门、业内人士等各方意见。这个工作小组征求各方面意见做的不错,各方面有了好的沟通。
3、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已经从普通的抓大案要案转向信用制度建设,开始从治标向治本的方向改变。已把建立“信用体系”列为治本之策。
4、中央许多研究机构开始跟踪信用问题,如国家经贸委青年理论组,全国政协,国务院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市场学会等做了大量工作。
5、从地方政府层面来讲:从上海市2000年7月推出个人联合征信工作,社会化服务功能开始显现(如欠交手机费)。个人评分业务也开始推出,这对信用交易规模日益扩大是重要的。如信用浙江、吉林、汕头、温州的提出和建设。从企业这个层面看:加入WTO后,企业深刻感觉到信用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从居民个人层面来看:已有越来越多的个人开始关注自己的信用记录。
6、从征信服务行业层面来看:信用行业也有了不断发展,已有了11年历史,向新华信、邓白氏公司等。
7、从信用管理教育层面看: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有了信用教育的正规教育,吉林大学也将开始正规化教育。
8、从行业管理组织趋势看:中国信用工作委员会已成立并做了大量工作,对于反映行业声音,业内外沟通、协调做了大量工作。
二、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1、总体认识还有待深化提高
①现在很多人把“信用体系”主要看成道德层面“诚信”问题,不知道还有法律问题,制度问题经济市场问题。
②我国要不要成为“征信国家”?有人认为我国是个高储蓄率国家,没有必要发展信用消费。因此暂时没有必要为了信用消费而推出信用评级、评价机制,从而成为征信国家。
现在我们已走向买方市场,必须要靠信用消费内需拉动市场;另外在金融风险日益加大的时候,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也需要建立征信国家。
③我们国家要建立什么样的信用管理模式。欧洲是政府公共信贷管理模式,美国是以民间征信力量为主的,我国走什么路。现在央行已有一个基础信息登记系统,民营征信机构也在蓬勃发展。在政府和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2、在建立信用体系过程中政府应该做哪些工作
①行业的准入和监管问题:机构如何准入,门槛有多高,谁来监管,人员准入及监管标准怎样定,这些问题并未解决。
②从政府层面上讲信用信息的开放和透明,防止信用信息的流失和浪费。怎样把金融、税务、工商、海关、法院等信用信息资源开放共享,降低获取成本。目前信息渠道不通畅,是阻碍信用体系建立的主要障碍之一。
③政府在信用中介服务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裁判员还是又是运动员。政府应否成立机构参与到市场去收费服务。国外政府一般是监督管理,而不直接参与征集加工出售等具体业务,主要是监管信用信息的合理性。
3、从法律层面上看,信用体系过去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现在市场经济发展了,信用法律法规还没建立起来,从什么地方入手呢?比如商业银行法规定:个人资料是保密的,那个人征信资料从哪里来呢?要解决原来法律与形势发展冲突问题。
从执法这个层面上讲,失信惩罚的尺度把握,什么是需要避免的,“黑名单”满天飞也是不行的。
4、市场主体层面问题
① 行业自身发展及自律问题。现在规模小,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市场需求也较小,将来行业发展后必须解决。
② 行业协会能起什么作用,是一个个企业单独作战,还是由协会组织服务大家来反映业内呼声好呢?
5、市场需求不足问题
企业和银行尚未把信用调查评估纳入他们的工作程序,怎样做大“信用需求市场”的确需要尽大的努力。有了我们信用服务行业,可以使银行从“惜贷”、“惧贷”发展到主动为“中小企业服务”;我国未来的信用卡将是巨大市场,这离不开信用机构对个人的评估。因此信用行业有一个加速发展的趋势.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