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诚信体系的构建攻略
来源:信用中国
2008-05-05 17:42:43
诚信是市场经济之基、银行经营之本,是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方式。可以说,金融诚信的正常化,是整个社会信用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构筑强健金融体系的基石。当前,我国诚信建设水平远远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导致了经济金融的恶性循环。本
诚信是市场经济之基、银行经营之本,是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方式。可以说,金融诚信的正常化,是整个社会信用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构筑强健金融体系的基石。当前,我国诚信建设水平远远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导致了经济金融的恶性循环。本文试以基层商业银行面临的诚信问题为切入点,多视角深入剖析金融诚信阻梗的现状及成因,探索出以银行为轴心,多元联动,再造诚信良性循环体系的基本框架和途径,促进经济金融步入良性互动轨道。
一、金融诚信的现状及危害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是社会诚信链条中最敏感的部分和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其各项业务都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可以想象,诚信环境的恶化会给它带来怎样的冲击和损害。而且,由于商业银行日渐显现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属性,常被一些地方视为不忠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另类”加以排斥,因而得不到政府的支持,继而延伸为企业失信、中介失信、政府失信乃至于司法失信……来自各方面的失信行为深深困扰着商业银行,信用中国我们共同打造ccn86.com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给金融发展环境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然而,商业银行“加快发展”的主题却是不容动摇的,在这样的诚信环境下,它们也逐步从“存贷款”管理转移到以“风险管理”为主线的管理体系,继而选择低风险的业务“擦边经营”、“惨淡经营”,结果也只是导致银、政、企三败俱伤。一是金融诚信的缺失导致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由于企业(个人)贷款经常到期不还,甚至恶意逃废债务,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严重恶化。二是金融诚信的缺失削弱了金融机构信用工具的应有功能。商业票据,作为企业之间结算及债务清偿的主要工具,一直难以推广使用的主要原因就是诚信环境较差,导致企业对商业票据的不信任;而具备诚信透支功能的信用卡,由于出现大量的恶意透支,银行对发行对象及发行条件作了较多限制,使得信用卡市场被“诚信”所卡。三是金融诚信的缺失阻滞了企业正常的资金需求。诚信失衡的问题凸现出来,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在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硬化贷款风险约束的条件下,各基层商业银行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慎贷、惜贷、惧贷甚至恐贷现象。中小企业贷款十分困难,这势必加剧了社会资金供求矛盾。四是金融诚信的缺失制约了消费信贷业务的拓展步伐。为了响应政府扩大内需的号召,刺激个人消费市场,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诸多消费贷款产品,但又由于担心贷款风险难以控制,目前,消费信贷业务多是“只打雷不见雨”,使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大打折扣。
二、金融诚信缺失的根源
我国当前诚信缺失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归纳为三类:一是市场体系的不健全。我国市场体系的发育很不健全,诸如价格体系、财税体制和金融机制等各项制度的改革,特别是用法律法规规范商业行为等方面,还有许多缺陷和不足。这种市场状况,为企业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也为一部分自律能力较差、法制观念淡薄的企业提供了违法乱纪、扰乱市场秩序的可乘之机。此外,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也是逃废银行债务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二是产权界线的不清晰。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一直无法清晰地界定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所有权及两者之间债权关系。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名义上是不同的法人,不同的利益主体,但由于双方产权所有者都是国家,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被视为同一利益主体下的不同部门,银行贷款也被视同为财政拨款。同时,由于缺乏一个独立完整的行为主体来对国有银行资产行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等职能,造成产权主体的同构和虚置,使得企业选择了“搭便车”的行为,一方面千方百计争取贷款,另一方面又不负责任滥用贷款,有借无还。三是金融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内部人员掌握的企业自身信息总比外部人员多,这对银行的信贷决策和信贷管理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诚信风险。另外,由于我国当前征信体制尚未建立,市场受条块分割的计划经济体制残余影响,信息传递不畅,交易行为不规范、不透明,使本来应该对称的信息也变得不对称起来。
三、金融诚信再造的对策
(一)前提是理顺一大关系。即明晰产权关系。由于产权关系与守信践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所以构建清晰、明确的产权关系对金融诚信体系的重塑有着直接的关联。一是明晰产权关系有利于市场主体选择诚信。信用中国我们共同打造ccn86.com在健康的市场经济框架内,市场主体要想通过市场交易行为获得利益,就必须考虑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利益这个前提。而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市场主体讲诚信获得的收益普遍大于不讲诚信所付出的代价。同时,产权越明确,产权保障体系越健全,人们对自己拥有的财产及诚信的增量就越关心。二是明晰产权关系有利于市场主体依靠诚信。随着产权制度的清晰,产权财富的界定,意味着市场上没有无主的财富,所以非诚信化的利益空间和规则。
一、机会不均的利益黑洞就会自然地收缩、分化、直至消失。从而使所有的市场主体都只有凭自己真实的、明确的财富实力走向一个规则统一、机会均等的市场平台,去思谋以诚信致富,靠诚信发展的经营策略。三是明晰产权关系有利于市场主体走向诚信。产权一旦明晰,它就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在法律上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因此任何采取不适当手段侵占他人利益或恶意侵犯他人财产权利的行为,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受到法律的制裁。进而使各市场主体的交易活动中所有的契约、合同更加清晰地成为财产交割的法定凭证。它直接、明确地规定了契约各方若不履行自己的义务、责任,该主体就必须进行经济赔偿或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从而达到规范交易活动即合法允诺、合法签约、合法履约、合法交割的目的。
(二)重点是完善两大体系。
1、尽快完善企业诚信担保体系。一是建立健全与企业诚信担保体系有关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急需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制度,对企业诚信担保体系中基本的制度性问题给予法律确认,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为实际操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标准。同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各项经济法律制度。二是建立健全与企业诚信担保体系有关的评级制度。要巩固和完善企业诚信担保体系,一项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是建立健全企业诚信评级制度,包括征信(信用中介组织征集信息)、评信(信用等级评价)和用信(交易人使用信用信息)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对企业总体的资信程度进行评级、对企业法人代表的个人诚信进行评级和对贷款风险进行评级等多层次的评级制度,为担保机构的担保体系提供风险评价标准、风险控制方法和业务多样化手段,针对不同诚信等级的企业,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要求不同的抵押和反担保条件。三是建立健全与企业诚信担保体系有关的补偿机制。风险补偿机制是企业诚信担保体系正常运作的关键环节,担保机构仅靠少量的手续费收入和保证金利息收入根本无法弥补高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这就需要在其自身经营之外有稳定的外部资金注入,形成风险补偿基金以弥补损失。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政府财力较为紧张,从预算内安排大量的资金作为企业诚信担保体系风险基金比较困难,只能考虑让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拨小额比例的资金作为基础,商业银行按担保金额和风险状况捐助一定的风险金,担保机构按每年担保费和利息收入的一定比率提取一部分作为补充,共同形成风险补偿基金,这样通过多渠道、多来源资金确保风险补偿机制的顺利运作。
2、尽快完善个人诚信保证体系。虽然我国现阶段大量的金融诚信缺失问题产生在银行与企业之间,成为困扰正常金融秩序的最大痼疾。但是,社会诚信最终表现为个人诚信,它是个人诚信的组成和集合,每个公民拥有的诚信意识是全社会诚信的基础。所以,要战胜现阶段的诚信缺失问题,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个人的诚信水平。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以及目前我国的个人诚信状况和个人诚信制度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适宜采用以地方政府和人民银行为主导,有银行、保险、税务、公安等部门共同参与,以资信公司为主体的商业化的个人诚信体系的运作模式。这种模式不但可以发挥政府的权威,更可以具有商业运作的高效。另外,要强化商业性原则,在政府的指导和法律所创造的公平环境下,引入竞争机制,让各资信公司在区域间进行竞争、渗透和兼并重组,在竞争中自然成长或消亡,实现优胜劣汰,提高运作效率。
(三)关键是加强三大建设。
1、加强诚信立法建设,构建金融安全保障机制。一是要按照WTO的有关规则,重新修订统一的诚信法律规章,约束和打击恶意违约、逃废债行为。二是要完善资本市场的法律体系,使新兴的资本市场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纠,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总之,通过加强诚信立法和执法建设,从制度上严厉惩治、打击诚信缺失犯罪,尤其是发生在企业和金融领域的诚信缺失犯罪。
2、加强公示制度建设,完善金融安全管理机制。要建立起以人民银行为主体,以科技网络为依托,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网络体系。实现所有金融机构在授权范围内可以随时查询到与其有信贷关系的企业的资信情况和诚信状况,形成集权威性于一体,“一网览尽”的社会诚信监管体系;信用中国我们共同打造ccn86.com同时要成立金融信息公示机构,定期对借贷企业(个人)的资信水平和诚信水准按照A、B、C、D四个等级进行诚信评审,并在社会监督网上和所在地媒体上公示,供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社会各界监督。
3、加强行业自身建设,健全金融安全内控机制。各金融机构自身作为金融诚信建设中的重要载体,诚信质量的好坏也非常重要。而且随着银行向现代化企业的转变,银行作为企业也要“重合同、守信用”,做出的承诺,一定要兑现;而且要提高银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一是要切实加强行业自律。各商业银行应自上而下成立诚信体系考评委员会,制定《金融机构诚信考核评分指标》,以省级机构为起点,从内控制度建设、分支机构管理、高级人员管理、业务经营行为、经营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等方面,对其诚信状况进行考评,层层监管,层层督办,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方位行使监管权力,维护诚信秩序。并在人民银行总行建立诚信监控网络,各级人行设立“电子警察”监控岗,对各金融机构诚信情况实行全程监控,网络管理。实行诚信考评一票否决制。二是要着实抓好行风建设。锻造一流的金融行业队伍,是建立良好社会诚信环境的保证。要开展“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的行风建设,深入进行“三铁”教育,使银行“铁帐本、铁算盘、铁规章”重新回到经营管理中来。当前各金融机构的党团组织应集中领导、集中精力抓紧抓实党风廉政建设,以党风建设带动行风建设的整体推进,形成“以人为本兴事业、良好行风铸诚信”的工作局面。三是要全面改善金融服务。要建立良好的金融诚信环境,归根结底,还是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各商业银行要正确处理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大力改善金融服务,通过增加有效投入来盘活贷款、稀释风险,既要清收盘活不良,又要抓紧信贷营销,进一步完善信贷五级分类管理,积极探索增加有效投入的新途径。要把信贷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把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守诚信、有发展潜力的各类企业,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信贷资产质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的共同提高,发展更多的优质客户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多方共赢,最终提高企业及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国家发改委
2018-09-20 16: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