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与经济周期

来源:中国信用论坛 2008-05-05 17:31:09

虚拟资本不是虚无资本,它在现实资本基础上产生,其运动有独立性,但最终受现实资本运动制约。这种制约性在危机时可以显示出来。虚拟资本运动与现实资本运动分离的最终后果是导致货币和信用危机。   经济周期是经济扩张和收缩的交替。在现代经济中,扩

  虚拟资本不是虚无资本,它在现实资本基础上产生,其运动有独立性,但最终受现实资本运动制约。这种制约性在危机时可以显示出来。虚拟资本运动与现实资本运动分离的最终后果是导致货币和信用危机。

  经济周期是经济扩张和收缩的交替。在现代经济中,扩张是由信用推动的,收缩也是由信用推动的。“随着生息资本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有时增加两倍,因为有各种方式使同一资本、甚至同一债权在不同的人手里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它能把可以伸缩的再生产过程强化到极限。信用中国我们共同打造ccn86.com其机制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具有突然扩张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用每当遇到特殊刺激会在转眼之间把这种财富的非常大的部分作为追加资本交给生产支配。”这意味着信用的扩张推动了经济的扩张。

  同样,货币经济发展到信用经济形式,不但加大了产生危机的可能性,还可能使危机产生后,情况进一步恶化。这就是马克思所讲的,信用制度是“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信用中国我们共同打造ccn86.com信用的扩张和收缩对再生产的依赖性:信用的扩大以再生产过程本身的扩大为基础。一旦由于市场商品过剩、价格下降而出现再生产停滞时,信用就会停滞。信用的扩张和收缩直接反映并影响经济波动。经济的繁荣阶段,信用会大大扩张。信用会使再生产能力不顾消费界限而无限扩张。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就会发生。因此危机就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

  在信用经济中,经济周期的两极将是信用膨胀和信用萎缩。正是信用制度在繁荣时期的惊人发展,“造成了停滞时期的信用紧缩”。显然,信用紧缩,“是产业周期中紧接着崩溃之后的那个阶段所特有的现象。”信用膨胀和信用萎缩不仅是经济处于不同周期阶段的特征,还是导致经济周期的周期动因。因此,信用就成为反周期的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

  在现代经济中,经济周期在很大程度上是货币现象,即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对其更深层次的分析,便可发现:“通货的大调节器是信用”。借贷资本的量和通货的量是完全不同的借贷资本的量也不以通货的量为转移。具体地说,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上,信用与货币存在着替代关系,市场货币流通可以区分为作为收入的流通和作为资本的流通,两者对流通手段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在繁荣阶段,居民消费需求旺盛,用在收入的花费上的流通手段量即货币,就会增加。而资本流通所需要的通货,虽然从绝对量来说,“它可以增加;但相对地说,和再生产过程的扩大相比来说,它在所有情况下都减少了”其主要原因是信用的作用。这个时期是信用最为活跃、信用最伸缩自如和最易获得的时期。因此,支付结算、甚至现金购买所需要的通货,会相应减少。这里,通货流通的速度直接由信用调节。

  而在危机时期,情形正好相反。居民消费需求锐减,用在收入花费上的流通手段减少,物价下降,就业下降,交易的总额减少,相应地对通货的需求量减少。而在资本流通上,由于信用紧缩,相应地对贷款(货币)的需要增加,一切交易要求现金支付。这就出现马克思所说的状况:“在信用收缩或完全停止的紧迫时期,货币将会突然作为唯一的支付手段和真正的价值存在,绝对地和商品相对立。因此,商品会全面降价,并且难于甚至不可能转化为货币”。信用中国我们共同打造ccn86.com由此产生通货紧缩。这意味着,在经济衰退时,与其说是需求不足,不如说是信用不足。因此扩大内需的主要途径是扩大信用。

  上述状况对市场的影响是:当信用活跃的时期,货币流通的速度比商品价格增加的快,而在信用紧缩的时期,商品价格比流通速度降低得慢。虚拟资本的运动会进一步加剧这种趋势。资本市场机制与商品市场机制的重要区别是,资本市场价格变动与市场需求不是成反比,而是成正比。就是说价格提高,需求增加;价格下降需求减少。需求的增减还会随价格的涨跌自我加速。这样,资本市场随价格上升而需求迅猛增加会带动商品市场需求增加。反之,资本市场随价格下降而需求迅猛下跌会带动商品市场需求的下降。这意味着在商品市场需求低谜时,活跃股票市场,可以刺激商品市场需求。

  信用与资本供求关系,同样可以根据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特征说明。处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资本供求状况有不同的特点。

  繁荣阶段,信用扩张,借贷资本相对宽裕,资本容易并有规则的流回,保证了借贷资本的供给(虽然需求已经增长),防止了利息率水平的上升。而与此同时,再生产领域内的产业资本被充分利用。因此在这一阶段,“低利息率,从而借贷资本的相对充裕,是和产业资本的现实扩大结合在一起的。”危机爆发,信用突然停止,借贷资本绝对缺乏,利息率就会上升到最高限度。但是闲置的产业资本发生过剩。就是说,“正是在这个信用最缺乏的时刻,不是闲置的寻找出路的资本,而是滞留在再生产过程内的资本数量也最大。正是在这个信用最缺乏(并且就银行家的信用来说,贴现率也是最高)的时刻,不是闲置的寻找出路的资本,而是滞留在自身的再生产过程内的资本的数量也最大、、、正好在这个时候,生产资本是过剩了。”概括起来,在危机阶段,高利息率、借贷资本缺乏和产业资本的过剩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危机和停滞时期,不是一般的资本不足,而是信用不足,生产资本闲置。因此降低利率、活跃信用、启动闲置的产业资本是推动经济走出危机阶段的主要方式。 面对危机,马克思仍然强调信用的作用。“只要银行的信用没有动摇,银行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信用货币就会缓和恐慌,但通过收缩信用就会加剧恐慌。”

  虚拟资本与泡沫经济的关系。就实体资本运动而言,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意味着进入实体经济的风险投资不会产生泡沫经济

  基于以上虚拟资本的分析,便可进一步研究泡沫经济及其影响。

  首先是在与虚拟资本的联系中界定泡沫经济。尽管泡沫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债券等虚拟资本,但虚拟资本并不都是泡沫经济。如果汇票代表现实的交易,外汇代表现实的货币交易,债券代表使用权转让后现实资本,股票代表现实投入企业的资本,它们有实体经济的支持,就不能称为泡沫经济。泡沫产生于投机,这些虚拟资本提供市场投机的机会,因而产生经济泡沫。但不能说一有投机就有泡沫经济。经济泡沫是资本市场上的虚拟资本及相应的投机活动。没有超过实体经济可以支持的度。泡沫经济是没有实体经济支持的投机经济。大量投资于投机领域就可能产生泡沫经济。

  世纪之交在世界范围先后出现的泡沫经济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泡沫经济,在利息率一定并偏低的刺激下,企业有高负债投资的冲动。高负债投资没有回报,不能回流,便形成泡沫经济。信用中国我们共同打造ccn86.com二是导致从1997年起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泡沫经济的表现形式是股市、房地产市场和外汇市场上的过度投机。三是2000年初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高科技股价格猛跌所表明的IT产业的泡沫经济。在这里,前两种形式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实际上已经有所论述,第三种形式马克思当年没有发现,但其发生机制还是一致的,即过度投机。即前一时期人们对高科技股期望过大,投机性过强,抬高了股市价格,而一旦达不到预期目标,高收益的神话破灭,泡沫就被打破。

  以上根据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对经济泡沫和泡沫经济的分析表明,虚拟资本的存在和发展不应该限制,但需要防范的是在虚拟资本基础上产生的泡沫经济。防范泡沫经济不等于不能有任何经济泡沫。从一定意义上说,有虚拟资本的存在就存在经济泡沫。现代经济运行不可能没有泡沫。凯恩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提出的赤字财政政策,实际上就试图借助一定的泡沫来刺激投资,以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现在世界经济正面临着较大范围的经济衰退,我国又出现了持续相当长时间的通货紧缩。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定的经济泡沫来拉动需求。当然,这时的经济泡沫就不一定由政府通过赤字财政来提供,可以通过信用和资本市场的投机来提供。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该理顺的“十大关系”


发现(智库版) 2018-03-07 14:10:40

2014年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怎么查


网络 2014-05-28 22:31:48

博鳌亚洲论坛组成人员(秘书长)


网络 2014-04-13 19:08:06

博鳌亚洲论坛组成人员(理事会)


网络 2014-04-13 19:06:35

话语权的罪与罚


网络 2013-12-01 11:54: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