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诚信危机困扰着整个社会并引起普遍忧虑的时候,湖南开始着手用制度化的方式维护并重建社会诚信。近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是全国首份惩戒失信行为的方案。今后,湖南人无论是进行相互交易
当诚信危机困扰着整个社会并引起普遍忧虑的时候,湖南开始着手用制度化的方式维护并重建社会诚信。近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是全国首份惩戒失信行为的方案。今后,湖南人无论是进行相互交易,还是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都可以从“省信用信息系统”中轻易地查到对方的信用状况(10月18日《潇湘晨报》)。
在我看来,这是中国社会从主要依靠道德来维护诚信到主要依靠制度来维护诚信所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正确的一步,因为从长远来看,重塑中国社会的诚信,将一定是一条从道德化诚信走向制度化诚信的道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需要高度的诚信做润滑油,才能够良好运转的体制。如果缺乏诚信,市场运转的交易成本就会不断增加,最终市场会由于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交易成本而趋于失灵,甚至崩溃。
但问题的矛盾之处在于,市场经济虽然一刻也离不开诚信,但在很大程度上,市场经济却在不断地削弱道德化诚信的基础。这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是一个分散决策的机制,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动机,处于市场中的经济人会不择手段地追逐利润,特别是在一次性交易时,经济人就更不会顾及道德。此外,由于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存在着广泛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充足一方也往往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从信息匮乏一方身上掠取不正当利益。总之,市场的自发性和市场主体的趋利性决定了市场过程中的非诚信行为,而这种非诚信行为,又是很难靠道德来消除的。
单纯依靠道德来维持诚信,还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由于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人们对道德诚信的诠释可能各不相同,所以当道德观念发生碰撞或冲突时,道德本身便不可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了。相形之下,诚信一旦被制度化后,其评判的标准只能是一元化的,整个社会都要受其调整。因此,只有通过制度化规范的评判,才能获得明确而肯定的结论,维持社会的诚信水平。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值得信任,没有最好的办法,比较有效的办法是看他过往的诚信记录:通常说来,如果一个人从来都没有撒过谎,那他今后很可能也不会撒谎;反之,如果一个人以前撒过谎,那他今后也很有可能会继续撒谎。这次湖南省建立的“省信用信息系统”,其实主要就是一个数据库,记录了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状况。有了这样一个数据库,一个人也许可以从一次背信行为中获益,但此后他就要用整整一生来持续地为这次获益付出代价,使他最终会发现得不偿失。可以说,有了这样一个数据库,我们就有了维护社会诚信的最基本的制度。
当然,从长远来看,仅有一个数据库是不够的,中国还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体系和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对各种非诚信行为要有明确的法律规范、限制和惩处措施。只有当社会成员普遍感受到任何不守诚信的行为都必然导致相应的法律后果的时候,竭诚守信才会成为一种风尚,并逐渐深入人心。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