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状况
来源:诚信大连
2008-05-05 17:31:02
1、中国早期的征信服务 我国大陆最早的企业资信调查的征信服务,是在1932年的上海。由浙江实业银行的章乃器先生和上海商业银行的资跃华先生共同组建了中国第一家征信机构——中国征信所,由章乃器先生担任董事长。在业
1、中国早期的征信服务
我国大陆最早的企业资信调查的征信服务,是在1932年的上海。由浙江实业银行的章乃器先生和上海商业银行的资跃华先生共同组建了中国第一家征信机构——中国征信所,由章乃器先生担任董事长。在业务顶峰时期,员工达到90人。中国征信所采取会员制的经营方式,为金融机构和外贸公司服务,有金融机构的会员30多家。它的主要服务有三项:(一)企业的历史和现状调查;(二)经济和金融一般情况调查;(三)市场调查。是一家企业征信类公司。一直营业到建国时期。
2、企业资信调查行业
我国现代的企业资信调查服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外贸企业出现了大量的逾期应收账款,为了规避外贸中存在的客户拖欠的信用风险,外经贸部决定将国外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服务引入国内,1987年,由外经贸部计算中心与国外著名企业资信调查公司合作,为中国的外贸企业提供其海外经贸伙伴的资信调查报告。中国的现代企业资信调查服务开始起步。中贸远大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是外经部旗下的企业性质的企业征信机构。1992年12月,我国第一家专业从事企业资信调查服务的民营公司——北京新华信商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成立,它标志着我国的企业资信调查服务进入由政府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的市场竞争机制局面。1993年8月,民营的中外合资企业——华夏国际资信咨询公司成立,除企业外它还兼作个人征信业务。1998年成立重庆市商务信用调查咨询中心。还有,中国国际商业征信有限公司,北京华通人市场信息咨询责任有限公司等,据官方截至2002年初的调查,在我国注册的企业征信类公司约百家,但大多数都非常小。
3、消费者信用调查行业
1999年5月,由上海市政府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核准,一家采用金融联合征信方式工作的地方性个人信用局——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8月,北京信用管理公司成立;另有北京汇诚征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金诚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
4、资信评级业
资信评级行业在资本市场上提供服务,对属于资本市场上的商业银行、非金融机构、债券、上市公司进行资信评级。另外,还对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行业的企业进行评级,对申请“贷款征”的企业进行评级。资信评级采用公开的征信的方式,派一个专业团队下企业进行调查,采集评级用的数据和资料。多数情况下,资信评级机构是被评级的企业请来对其评级的,被评的企业自愿向评级机构公开自己的征信数据。
我国最早的资信评级机构,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著名的资信评估机构多注册在北京和上海地区。1988年3月,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是我国首家评级公司,在江南地区影响很大,股东是上海市社科院和“沪银信息”等。
5、商账追收业务
商账追收是管理行业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是企业对逾期应收账款进行后期处理的重要手段。1995年以前,国内涌现出数目不少的追账、讨债公司,其中有些是利用与政府的某些执法部门存在的某种联系,变相利用政府强制力开展工作,更有一些素质低的公司,在账款催收时采用非法的暴力手段,也就是百姓所说的“黑白道”讨债。再加上一些书籍中传授一些非法追账方法,扰乱了市场、损害了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的权益。1995年12月,国家全面取缔了国内的讨债公司,2000年秋初,再次联合下文,严禁讨债活动,取缔所有讨债公司。但,利用法律手段从事追账是允许的。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商账追收服务仍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有些公司开始采取法律支援方法,合法地从事类似地服务。如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各地的律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新华信组织并提供技术,各地律师事务所受委托,负责所在地的商账催收业务。在海外追账服务方面,2000年初,美国著名的商账追收公司——ABC公司在上海成立分公司,还有中华征信所和中西泰安保险公司等。
6、国际保理和信用保险
7、信用管理行业的其他“分支”
市场调查服务业已发展得很成熟,它的行政管理部门是国家统计局。其次是查询服务,最常使用的通讯工具是电话和互联网等。
8、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对社会信用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普遍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初步形成了政府、行业协会、信用服务机构以及企业和个人等多方共同参与建设的良好局面。
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市场监管需要,建立了体系内部的信息数据库。比如,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已经建立了拥有近600万户企业基本信息的共享数据库;海关总署建立了进出口企业信用档案系统;国家税务局正全面实施“金税”工程三期建设,最终目标实现对纳税人进行综合管理和监控。
中国人民银行已建立了以企业和个人信贷记录为基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主要是满足商业银行防范和管理信贷风险的需求;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交易主体的以往交易记录、交易金额和频率设立了“关注名单”、“黑名单”等信息库。保监会计划建立与保险机构共享的客户投诉、高管人员、保险从业人员、投保人信用资料、保险监管案例
等信息系统;建设部对一级资质的房地产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系统,并建立了房地产评估师的信用档案;财政部依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建立了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诚信档案系统。
各地区,努力实现跨部门的联合监管。目前北京、天津、浙江等地都建立了汇集多个政府部门的信息的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了本区域范围内跨部门的信息共享。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信用管理服务行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新兴产业。目前,全国各类征信机构约百家,资信评级机构将近80家,信用担保机构近2000多家,其他专业信用服务机构500多家。有些地方还出台了规范信用服务业的地方性法规,如《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办法》、《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用办法》等地方政府规章。全国标准化委员会也建立了全国信用标准工作组,起草有关信用标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金融家
2018-04-28 09:37:07
联合征信研究
2018-03-30 09:59:38
发现(智库版)
2018-03-22 09:42:04
发现(智库版)
2018-03-07 14:10:40
中国新闻网
2016-01-19 1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