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诚信是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来源:
2008-05-05 17:31:02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法律规范经济活动的重要原则。 积极倡导诚信,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是酒类流通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7月18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与华夏酒报共同主办“中国酒类流通诚信企业表彰大会&rdquo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法律规范经济活动的重要原则。
积极倡导诚信,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是酒类流通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7月18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与华夏酒报共同主办“中国酒类流通诚信企业表彰大会”,会上明确提出:“要在酒类流通行业广泛宣传‘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行业共铸诚信长城,促进企业和行业健康、科学发展。”这是行业立足全局、把握实际、放远眼光发出的极具指导性的倡议。这一倡议,准确把握了酒类流通领域的发展现状,为酒行业的科学发展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反映了目前酒行业的客观要求。我们应从行业全局出发,充分认识诚实守信、守法经营的重要意义,根据各自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全力保证行业内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运行。
(一)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因为讲求“诚信”,中华民族才成为礼仪之邦,才取得了长足发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华夏子孙做人的原则,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人文力量。从商鞅辕门立木到曾子杀猪教子,“言必行,行必果”已成为我们衡量个人品性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并对民族精神的塑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商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诚信也成为商业领域的一般道德标准和职业习惯,公平交易、童叟无欺、信守合同、严格履约便成了商业运作最基本的要求。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古训,作为传统商业诚信经营的真实写照,阐释了中国商业经营的基本原则,并一直影响着中国商业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诚信的内涵变得更为广泛和深远,已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被更多地应用于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行业竞争的秩序化,成为协调不同利益主体关系的原则之一。诚信已不仅仅是道德和法律的范畴,也属于经济的范畴。目前,我们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作为社会活动的指导思想,更是对诚信内涵和外延的进一步延展,是对诚信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对经济领域而言,它或许标志着我们已正式进入了“信用经济时代”。
诚信贯穿着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维系着经济发展的命脉,倡导诚信就是为经济发展铺路。
(二)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无形推动力。在信用经济时代,一个市场信用不好,就会衰落萧条;一个企业信用不好,就会被淘汰出局。“以诚开金石,凭信步天下”,依靠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酿酒工业事关国计民生,各类酒品与民休戚相关,所以,酿酒工业必须倡导诚信、恪守诚信,将诚信贯穿于企业运营的所有环节。
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诚信又是一件“易碎品”,极易被破坏、被摧毁,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不断发生。在酿酒行业,失信行为也是时有发生、屡禁不止。长期以来,酒行业流通领域广泛存在着制假售假猖獗、假冒伪劣泛滥、虚假广告横行、价格误导普遍、偷税逃税蔓延等违法违规失信的行为,不仅破坏了正常的酒类流通秩序,制约了酒类行业自身的发展,而且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削弱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言而无信,行之不远。”从“银广夏”到“安然”,市场经济发展已经证明,企业失信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信用缺失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尤其是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使企业陷入筹资难的境地;
信用缺失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导致了经济环境恶化,阻碍了市场化进程;
信用缺失阻碍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进程。企业的诚信状况代表了国家投资环境的优劣,诚信缺失加大了吸引外资的成本,加大了企业和产品参加国际竞争的成本。
有人说,中国加入世贸后,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失信企业注定要喝下这杯自酿的“苦酒”。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倡导诚信,引导中国酒行业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是每个酒品经营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三)
无庸讳言,目前,我国虽然已初步具备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环境和竞争机制,但尚未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制度和体系。建立完备的信用体系势在必行。
7月18日,在“中国酒类流通诚信企业表彰大会”上,酒类流通领域的企业参会代表共同在《诚信宣言》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弘扬诚信理念,自觉抵制和反对有悖诚信的行为,建设并维护行业诚信体系”成为行业的共识,成为酒类经营者的自律行为。
呼唤诚信经营,建立信用体系成为酒类流通领域的最强音,成为酒行业的当务之急。但建立信用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基础工程,决不能一蹴而就。
建立信用体系,首先要把诚信问题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惩治背信弃义的生产商和销售商。自去年以来,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酒类零售经营管理规范》、《酒类批发经营管理规范》和《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并明确提出:“商务主管部门应建立酒类流通监测体系,对当地酒类流通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建立酒类经营者信用档案”,表明了国家依法治理酒类流通领域的决心和信心;
建立信用体系,要加大监督力度,惩恶扬善,适当增加守信利益,提高失信经营的成本。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与新闻媒体的引导监督作用,使不良行为无法遁形。作为中国酒行业惟一一份专业报纸,《华夏酒报》在宣扬诚信方面做了积极努力。多年来,华夏酒报以“弘扬诚信,鞭挞欺诈”为己任,对行业的诚信与失信行为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报道,并开辟专栏引导行业对建立信用体系展开讨论,为诚信经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建立信用体系,要充分发挥诚信企业的榜样作用。榜样的引导作用,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定期评选行业的“诚信”榜样,对建立信用体系意义深远。本次“诚信企业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了北京市糖酒公司、北京中糖酒类有限责任公司等125家酒类流通领域的“诚信企业”,在行业内树起了一杆诚信经营的大旗,起到了扬善惩恶、正面引导的作用;
建立信用体系,要加强对企业的道德建设规范教育,引导企业树立“诚信为本,互利为宗”的经营理念,加强自律约束,塑造良好形象;
建立信用体系,要在全社会开展“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教育,提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去小恶而从善,积小善成大德,培养以诚信为美,以失信为耻的健康心态。
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是立身之本;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是立业之道;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是立国之根。倡导诚信,是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让我们乘着“中国酒类流通诚信企业表彰大会”的东风,在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践行诚信,努力传承诚信,为行业建立完备的信用体系贡献力量!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8-06-04 14:46:35
联合征信研究
2018-03-30 09:59:38
发现(智库版)
2018-03-07 14:10:40
中国新闻网
2016-01-19 1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