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征信系统的建议
来源:金融时报
2008-05-05 17:31:0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及个人信用信息对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要。因为不掌握这些信息或这些信息本身失真,将会使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面临资金损失的危险。所以为使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安全,亟待完善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及个人信用信息对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要。因为不掌握这些信息或这些信息本身失真,将会使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面临资金损失的危险。所以为使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安全,亟待完善我国企业及个人的信用信息征集系统。
一、目前我国征信系统建设情况
我国的信用信息征集管理起步较晚,从1996年人民银行开始在全国推出“贷款证”算起,至今才经过短短几年时间。1998年起开始建设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即把贷款由“文本式”升级为“电子化”管理。到20O2年底,实现人民银行中心数据库与专业银行中心数据库接口,但人民银行县支行与专业银行县支行接口还有待时日。由于不能实现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网,所以了解某企业的信用状况,还需实地考察或电话查询,没有充分发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应有作用。
二、完善我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建议
(一)借鉴欧洲经验,扩大征信范围。目前,我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只登记企业信用信息,个人办理信贷业务并不需要办理贷款卡(证),也不进行信用信息登记。这种信用征集上的缺陷,必然导致金融机构对个人信用情况不甚了解,或作临时调查,但掌握的信息较零碎,不准确,从而形成信贷风险。欧洲征信系统较发达,有着完善的私营征信局和公共信用登记系统。私营征信局是专门办理贷款人之间自愿进行信息交流的机构,在我国可尝试由人民银行协调当地金融机构成立个人信用信息征集中心,由各金融机构无偿提供借款人的个人信用信息,以便共享,但不得向第三者提供个人信用信息。
(二)借助科技力量,实现横向接口。由于计划经济模式在我国长期运行,行政干预贷款的存量过大,不良资产包袱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所以企业以各种形式逃废银行债务在所难免。作为金融机构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真实完整地提供不良企业的信息,才能避免金融资产再次受到损失。更不能坐视债权的丧失,要千方百计扩大信息源,对信誉有瑕疵的企业进行实时监测。而此时靠原始的实地考察或手工登记信息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只有借助科技力量,实现金融机构间的横向接口,才能充分发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监测、反映的功能。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技术力量和设备所限,致使贷款卡(证)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比如,金融机构网点普遍未配备刷卡器,信贷企业将办好的贷款卡交给贷款行社,行社网点也无法读出,加之,全辖金融机构网点又未联网,所以,考察信贷企业的信息,还只有靠查看企业报表及与其他金融机构联系,方法比较原始。
应对措施:应积极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尽快实现人民银行与各金融机构的联网和接口,使此系统能充分发挥其提供信息、指导信贷业务的应有作用。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8-06-04 14:46:35
联合征信研究
2018-03-30 09:59:38
发现(智库版)
2018-03-22 09:42:04
发现(智库版)
2018-03-07 14:10:40
中国新闻网
2016-01-19 1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