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浙江某法院在闹市区通过大屏幕对老赖照片及其他个人信息曝光,引起了人们的争议。 用曝光的方式督促被执行人履行生效裁判,其实质是一种道德谴责。利用社会舆论对老赖造成道德压力,也是法院执行工作在执行难语境下的一种无奈。 虽然新
前不久,浙江某法院在闹市区通过大屏幕对老赖照片及其他个人信息曝光,引起了人们的争议。
用曝光的方式督促被执行人履行生效裁判,其实质是一种道德谴责。利用社会舆论对老赖造成道德压力,也是法院执行工作在执行难语境下的一种无奈。
虽然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其他措施”是否包括将老赖的照片及个人信息曝光?在现行法律体系内并无明确的条文依据。即使曝光老赖的做法确实符合《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也与司法应当具有明确的条文依据这一成文法传统相悖。
抛开曝光老赖行为是否具有法律依据不谈,该做法也存在致命的硬伤。
由于曝光属于道德调整。道德调整的最大特点是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其有效的前提是行为人的内心确信并自觉遵守。因此,曝光若能有效,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被曝光者珍视诚实守信的信誉;二,其生活环境具有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具备这样的两个条件,曝光的震慑效果就会很明显。如果被曝光者“死猪不怕开水烫”,或者周围环境里的人对欠债不还的现象司空见惯不以为耻,曝光的作用就非常寥寥。从该法院曝光一年多来的情况来看,在该院已经曝光的1048名老赖中,只有47人迫于舆论压力主动履行了债务,连尾数都不够。
更令人担忧的是,被曝光老赖人数之众和主动履行债务的人数之少对比如此悬殊,极有可能成为社会诚信大厦上的“破窗”。根据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通过大屏幕形式向公众进行滚动播报的1001名不怕曝光老赖所传递的信息,若不幸成为社会诚信大厦上临街的“破窗”,岂不是对曝光老赖做法的反讽?
借助社会诚信等道德的力量促使老赖履行义务,想法值得肯定。但在具体操作上,不妨学学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整顿地铁站治安秩序的做法。纽约的地铁一度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地铁犯罪率不断飙升。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布拉顿却组织警力全力打击逃票。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转。抓逃票这种轻微违规行为的做法相对于地铁站严峻的治安形势,似乎是治标不治本,但却透露了这样一种信息:地铁站并非“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反观浙江某法院冒着侵权之嫌将老赖曝光的做法,更像是在向公众展示社会诚信大厦出现了许多的“破窗”。因此,与其曝光老赖,不如“曝光”该院执行的成果,让负有履行义务的人认识到做老赖没有出路,从而打消做老赖的念头更有积极意义。
破解执行难题,关键是从法律上完善执行机制。即便借助道德的力量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也应尊重道德和法律分属不同场域的事实,更多地利用正面的道德评价来引导当事人履行法律义务,曝光的做法不足取。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