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缺失的苦果——泉州“招工难”现象剖析

来源:新华网 2008-05-05 17:12:01

据新华社的报道说,泉州是福建民营经济最为活跃、个体私营企业最多和用工量最大的地区,前几年每年吸纳民工的数量都在百万人以上,其中八成以上来自外地。但由于用工者素质良莠不齐,侵犯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并逐年增加,金额逐年上升。

    据新华社的报道说,泉州是福建民营经济最为活跃、个体私营企业最多和用工量最大的地区,前几年每年吸纳民工的数量都在百万人以上,其中八成以上来自外地。但由于用工者素质良莠不齐,侵犯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并逐年增加,金额逐年上升。
在晋江陈埭劳动工作站,来自江西省乐平县的一位女工投诉说,她第一次出门打工跟着老乡来到晋江,在陈埭镇一家小饭馆找了一个洗碗的差事,与老板讲好月工资400元,但老板扣了她的身份证。在饭馆她从早洗到晚,很累,刚干了两天,身体生病、发烧,想辞工不干,宁愿不拿这两天的工资,但老板扣着身份证不放,限制她的人身自由。她到公安局投诉,公安不管,反而训斥她“谁叫你把身份证给人家”;她又到劳动站投诉,劳动站说“无权过问身份证的事”,叫她去市政府效能办投诉。另一位来陈埭企业打工的四川民工辛辛苦苦干了11个月,最后结算工资时只拿到270元钱,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
像这样的侵权事件,陈埭劳动工作站去年就受理民工各类投诉1000多起,平均每天3起以上。泉州市统计局企业调查队的一份调查报告说,从1998年至2001年,劳动部门接受群众举报案件数年均增长67%;2001年追发拖欠工资3895万元,占全省50.8%,涉及劳工3.2万人,占全省37.9%。
泉州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一位负责人说,泉州部分民企用工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偏低、拖欠工资严重、不签劳动合同、扣押劳工身份证、工作生活环境恶劣等方面。工人每天工作十一、二个小时,一个月休息一、二天是普遍现象。有一企业,五六十平方米的房间,竟然住了60个人。
其实,劳动者(外来工、本地工)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情况并不仅仅在泉州有,可以说全国各用工城市或多或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如重庆忠县民工的矽肺病,身心受到伤害维权却非常艰难;北京市建委帮民工讨回工资26亿元;宁夏劳动监察部门为民工讨回1700多万元血汗钱等等。信用缺失终酿恶果
由于部分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诚信严重缺失,不能善待打工者,致使许多民工深感在泉州打工艰难,谋生不易,久而久之便视为畏途、不敢再来了。以致今春以来企业“缺工”现象突出,行家估算“缺口”达20万人。
劳工紧缺的严峻现实也迫使泉州一些企业作出反应。晋江、石狮的许多招工广告都注明“工资按月发放,固定、计件均可,工作时间8小时/天,不交押金”等字样。在晋江市中心一繁华三叉路口,就有名为顺兴、恒信、辉达的3家职介所发布大量用工信息,且许多岗位标明“急招、急聘,有无经验均可报名”等字样。
晋江市陈埭劳动工作站一负责人介绍说,过去企业招工容易,街上到处都是民工,企业在大门口贴出招工广告,民工呼啦啦都来了,每年正月初八以前就招满了。但后来一年比一年难招,今年算是“招工难”的集中爆发。“一粒老鼠屎就会毁了一锅汤”,部分不讲信用的中小企业损害了民工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晋江的名声。有些权益受到侵害的民工离开晋江时诅咒发誓永不再来。
此间有识之士就此指出,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办企业,那些实力弱、条件不具备、信誉差的小企业必然被淘汰,连劳动者都会唾弃它。把企业生存建立在过度盘剥劳动者基础之上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泉州现象”值得深思
今春以来泉州出现的“招工难”现象这里不妨称之为“泉州现象”。问题已经以这样极端的方式凸现出来,就让人不得不予以关心、关注。当企业急需扩大生产之时,却找不到劳动者,这对于企业意味着什么?当更多的企业由于这种原因而导致生产能力下降时,对经济而言又意味着什么?恶劣的劳动环境能吸引企业及地方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人力智力资源吗?
    20万人的用工缺口不可能仅仅源于一两起甚至十起百起侵权案例。地方名声之坏仅仅因为“一粒老鼠屎”?恐怕不是,它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也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中国有句老话,“惹不起躲得起”,20万民工“躲”泉州,岂独仅因“一粒老鼠屎”?我们也常说,中国的老百姓是最有忍耐力的,所以如果不是实在“忍不下去”,他们不远千里而来,他们不是为旅游而来,他们总是愿意“笑对生活”的;何况又是在劳动力与劳动市场供大于求的大前提之下!
 “泉州现象”实质反映了民工对于当地劳动用工环境的一种深深的失望。他们的失望,不仅仅表明了企业在民工心目中的诚信度,也表明了政府有关部门在民工心目中的公信度。其原因当然在于一些企业诚信缺失以及对民工权益的严重侵害,但其背后的原因,却不能不归咎于有关部门的职能缺位及工作乏力。毫无疑问,假如出现了第一例侵权事件,有关部门即积极介入,依法予以处理,那么企业还会“侵权不止”吗?民工们还会深感失望且避之惟恐不及吗?
“泉州现象”还表明,《劳动法》及相关法规在泉州如果不是形同虚设,就不可能出现20万民工“躲”泉州的局面。“诚信”二字不能只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最重要的是落在行动上。同时,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监督、督促企业依法办事,规范用工,切实保障劳工的合法权益﹔企业作为用工主体,应当认真反思一下自身存在的问题,依法用工,善待外工。


编后话 被称为“中国鞋都”的浙江省温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度就信用问题,失去了很多。1987年8月8号,杭州市武林门一把大火烧掉了温州2000多双劣质皮鞋。那一段时间,“假冒”两个字跟温州皮鞋几乎联在一起。那时候烧掉的不仅是劣质产品,更重要的是把温州的信誉烧掉了。温州人痛定思痛,从那以后,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社会信誉、提高产品质量、高品牌效应的措施。现在来看,这条路是走对了。去年温州在浙江省的市一级单位第一个提出要建立“信用温州”。2002年6月6日温州市政府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信用温州动员大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把信用问题搞上去。人们认识到经济无论发展到哪个程度,信用两个字不能丢。因为一个地区也好,一个企业也好,人才、资金、项目,这些东西以后都可以从外面引进,唯独信用不能引进,信用只能靠自己。信用是支撑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长远的战略资源。人们常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套用在“泉州现象”则是“成也诚信,败也诚信”,温州从失信到守信已取得了成功经验,但愿泉州能成为“温州第二”,也但愿没有“泉州第二”。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7月新规(图)


互联网 2016-07-03 13:48:02

央行叫停支付宝腾讯虚拟信用卡


网络 2014-03-23 22:00:4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