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日)全球股市大涨,A股虽勉强收红,但仍有1470只A股以绿盘报收。上证报社论认为A股市场估值体系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中证报社论认为,业绩增长减速并非暴跌首因,证券日报社论认为,当务之急就解决旧制度缺陷。 上证报社论&mda
昨日(2日)全球股市大涨,A股虽勉强收红,但仍有1470只A股以绿盘报收。上证报社论认为A股市场估值体系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中证报社论认为,业绩增长减速并非暴跌首因,证券日报社论认为,当务之急就解决旧制度缺陷。
上证报社论——
A股市场估值体系到了崩溃边缘
4月3日,在全球股市大涨的同时,A股指数虽勉强微升,但仍有1470只A股以跌势报收,占比超过91%,其中253只A股跌幅超过9%,中国铁建AH股价昨天也首现倒挂,A股市场估值体系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与此同时,类似“从头再来”、“第二次推倒重来”的论调开始泛起。
A股市场估值体系的紊乱主要原因在于投资人对于股票市场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恐惧,这个恐惧又因为股票筹码供给迅速增加而被放大。在这样的恐惧心态中,失去价值判断能力的投资者自然会出现非理性杀跌。这个时候,没有强有力的干预,指望市场机制产生自发性的纠错功能已经是难上加难。市场迫切需要借助外力重塑信心。
值得投资人注意的是,市场的这个变化其实已经被相关部门所关注。日前《国务院关于印发200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就明确指出,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机构等要负责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有了明确性的指导意见,我们相信有关部门肯定会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维护投资人信心,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中证报社论——
业绩增长减速并非暴跌首因
“2月出口增速大跌,物价涨幅猛增,加剧了市场对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担忧和上市公司利润增长减速的预期。”在最新的市场分析报告中,许多券商纷纷将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减速解读为最近市场持续暴跌的首因。然而细细品味,这一论断似乎不能成立。
首先,上市公司业绩增势依然强劲。正在披露的2007年年报显示,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可观。截至4月1日,披露年报的839家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6446亿元,同比增长44.36%。在这830多家公司中,包括了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神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信证券等大部分超级权重公司,因此可以说,目前这一数字与最终的1400多家公司业绩加权增速数字之间的差距不会太大。
而2006年,所有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只有3604亿元,利润同比增幅为45.81%。由此可见,在众多大盘蓝筹公司加盟之后的2007年,在骤然扩大的基数之上,上市公司依然实现了近乎2006年的高增长。这样的增速在同等规模的市场中是不多见的。同时,上市公司亏损面有望减小。
截至今日,已有80多家公司发布了2008年一季度业绩大幅预增公告,其中有4家公司业绩预增10倍以上,近10家公司预增5倍以上,近50家公司预增1倍以上。这一现象表明,在2006、2007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依然有不少公司有望在2008年延续高增长态势。
其次,2008年利润增速出现一定程度降低早在机构投资者预期之中。
回顾一下机构投资者在去年岁末、今年年初的研究报告,我们不难发现,2008年利润增速出现一定程度降低早已在机构投资者预期之中。报告显示,大部分机构早已将2008年业绩增长速度锁定在30%左右,最乐观的也就在40%。在年初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后,部分机构稍微调低了一些预期。但总体而言,机构预期的中轴依然是30%上下。
既然早在预期之中,利润增速的预期调整就不能构成大盘持续股灾式下跌的理由。
第三,在基数迅速扩大的基础上,利润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也在情理之中。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由于大量大盘公司的加盟,上市公司的整体利润基数迅速放大。2006年所有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为3604亿元,而2007年830多家公司已完成净利润6446亿元。在这样一个不同的基数上,要想持续实现同样高的增速显然是不现实的。加之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出口型企业必将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2008年乃至今后几年,寄望上市公司利润整体实现像2006和2007年这样的同比增速并不现实。即使在某一年度实现类似的高速增长,也是不可持续的。
证券日报社论——
旧制度性缺陷有待解决
不难看到,在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些旧有的制度性缺陷还没有完全解决,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也陆续出现。繁荣与隐忧相伴。从今年1月21日到3月27日,上证综合指数从5000多点跌到了3400点,跌幅超过30%。
数以万亿计的财富从股市消失,投资者信心受到重创。这既反映了股市的自我调节机制在发挥作用,也反映出市场制度建设的诸多不足,更说明围绕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这个主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当前股市,应当是一项重要工作。
股市最核心的矛盾是供需矛盾,投资者信心的基础是“三公”秩序。要把供需矛盾作为突破口,把“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作为不断加强、持之以恒的工作主线。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各方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和股改后的限售股解禁流通两个问题十分关注。
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监管部门明确表示,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投资者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约束作用,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做出取舍。
因此,投资者既可以在股东大会审议上市公司再融资预案时投弃权或反对票,也可以在二级市场减持股票,还可以放弃认购上市公司发行的证券。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对企业的再融资也依法审核,从严把关。从近期上市公司再融资申报的审核进程看,从严的迹象是明显的。
面对数量庞大的解禁股,投资者感到压力是十分正常的。但另一方面,依据限售承诺解禁的当期数量与实际上市流通的数量不是一回事,而且有很大的差距。统计显示,2008年股改限售解禁数为791.46亿股,解禁市值约15000亿元。如果按照2007年的减持10%左右计算,则因减持所要付出的资金约为1500亿元。如果减持比重再有所增加,则所要支付的资金也相应增加。
不过,减持与增持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今年2月份以来,新发行新基金的总规模也在1500亿元左右。同时,只要经济形势稳定,上市公司业绩保持适度的增长,入市资金会稳步增长。限售股是否被抛售,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上市公司质量及其估值水平,而不是简单的到期一抛了之。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