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昆明市两级法院将1070名被执行人上了最高法院“失信黑名单”,这些“老赖”上了“黑名单”后,消费及生意中都将受到限制。法院这样做的目的是督促“老赖”尽快还款。 去年 ...
昨天,记者从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昆明市两级法院将1070名被执行人上了最高法院“失信黑名单”,这些“老赖”上了“黑名单”后,消费及生意中都将受到限制。法院这样做的目的是督促“老赖”尽快还款。
去年10月1日起,昆明市两级法院向最高法院上报了失信被执行人员1070名,促使部分被执行人主动到法院履行义务。这些“老赖”迫于社会、生活、信誉等各方面的压力,主动履行义务日渐增多,效果日益显现。他们主动现身,积极履行执行义务。
去年国庆节后收假第一天,被执行人李某便匆匆来到五华区法院执行局:“法官同志,请不要把我的名字列入失信人员名单,我一定归还欠款。”由于李某此前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义务,法院在执行时以风险提示告知其将被列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李某迫于多方压力,最终选择主动履行义务归还所欠款项。
五华法院执行局负责人介绍:被执行人一旦上了“失信黑名单”,对他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法院将失信信息数据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进行“点对点”通报,由其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以最大限度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老赖”上了黑名单后,主动到法院履行法律文书效果明显,两成左右的“老赖”主动履行义务。